博览会,近代又称“赛会”。从1866年中国首次受邀参加巴黎博览会,到如今世博会在上海如火如荼地举行,博览会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博览会并不仅仅是一场耀威扬名的国家典礼或者徒具教育意义的展览,它背后包含的关于振兴民族国家、追赶现代化、融入全球化、甚至推进人类文明进程的历史使命不容忽视,我们需要从历史的角度更进一步认识博览会在近代的发展。
华中师范大学马敏教授主编的《博览会与近代中国》一书2010年9月于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了十几年来国内外研究中国博览会史的学术论文,集中反映了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和水平,同时通过对当前研究成果的集中整理,从不同切面分析、探讨了近代中国博览会的历史进程。该书提出,要从全球化进程、民族国家塑造、大众文化、“人类共识”等不同角度研究中国博览会事业的发展。这本书不仅加深了我们对博览会本身的认知,而且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理清脉络,奠定了博览会史研究的基础。
这本书以时间为轴线,将近代中国的博览会事业大致分成两种类型:一、1910年之前,以出洋赴赛、参加“万国博览会”为主;二、1910年之后开始模仿西方和日本自己举办国内赛会。这两个时期的博览会展现了不同的时代印记,该书也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定性或定量分析。
首先,近代中国参加“万国博览会”是顺应全球化的表现。根本而言,博览会是商品经济发展和工业革命的产物,体现了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一体化进程。《跃上国际舞台:清季中国参加万国博览会之研究》将此时的博览会置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研究,通过列表的方式详细陈述了1866年到1911年间清政府受邀、参加或未参加的博览会情形,展现了中国参加博览会,观念上从拒绝到接受、内容上从炫奇到商战、操作上从遵守惯例到指定章程、方式上从团体组织到个人参加的演变过程,体现了中国被动融入近代国际体系,一步步走向国际化的过程。
其次,近代中国的博览会事业的发展也与树立民族意识、建立民族国家的进程相辅相成。对于欧美国家而言,博览会兴盛的基础是具有清晰的民族意识和独立的民族国家,而中国却是为了接纳博览会而适应和模仿西方的政治体制和理念。《从近代博览会看到的中日关系》将中国和日本对待博览会的两种态度进行对比研究,表明旧的“天下”秩序瓦解,新的民族国家及其政治秩序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再次,从博览会的兴起探索中国近代化历程是本书的又一个重点。博览会能促使工商业者思想观念变化、推动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标杆。因此对各种展览会、劝业会的研究围绕近代实业的发展、中国资产阶级的成熟度问题展开。其中,“南洋劝业会”作为中国近代化的一个里程碑,是研究的重点;从张謇、端方、陈琪等实业家入手,研究博览会怎样通过近代士绅成为近代化的旗帜和标杆,这些则体现了研究角度的多样性。
此外,这本书的最后部分还论证了博览会也是政治宣传的重要手段。博览会的形式在中国生根发芽的过程伴随着中国革命形势的起伏变幻,这也赋予了它越来越强烈的政治色彩。从民族主义色彩浓厚的国货展览会如“西湖博览会”,到殖民性质的台湾“始政四十周年纪念博览会”,从陕甘宁边区的抗日动员展览会,到新中国成立后意识形态极强的政治宣传会,等等。形象是一个国家和政府的软实力,博览会则是塑造和展示形象的重要载体。
阅读这本《博览会与近代中国》可以发现,博览会不仅具有交流科学技术、进行普适教育的功能,更与人类文明的进程息息相关。这本书首次全面系统地收录了国内外关于近代中国博览会史的相关著作,反映和代表了当前这方面研究的学术水平。在研究方法上,从史料入手,采用以小见大、比较研究的方法,结论更接近历史真实;在内容上,从全球化、民族国家形成、中国近代化以及政治宣传手段等不同角度分析研究博览会史,其视野之广、内涵之深、信息量之大在该领域尚属首例,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作者单位:上海市黄浦区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