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概况

企业文化

一部立论科学、文笔雄健的学术论著——评尹均生《国际报告文学的源起与发展》

国际报告文学兴起于19世纪末,发展至今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辉煌历史。在这充满求索精神的光荣历程中,矗立着无数里程碑式的报告文学杰作,造就了几代具有国际影响的优秀报告文学作家。国际报告文学以强大的生命力引导着20世纪全球现实主义文学的变革与新的发展方向,彰显出充满现代精神的文学理想和审美品格。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报告文学以及其他非虚构性的文学种类,被视为“亚文学”、“非文学”,受到持保守文学观念的文学史家、文学理论家的轻视。而国际报告文学研究这一开拓性的新学科,在中国的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和外国文学研究领域都没有得到广泛的高度的关注。但是,是宝藏总会被睿智的探寻者发现、开采、收获。尹均生教授正是这样一位令人钦佩的具有学术卓见和执著精神的探索者。30年来,他引领学生与青年学者们,在寂寞冷清的国际报告文学研究园地开拓、掘进,开辟出前景广阔的新天地,也收获了心血浇灌的丰硕果实。

1990年,尹均生的《国际报告文学研究》,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在学界产生一定反响。但他不满足已有的成绩,经过20年孜孜不倦的研究,他又奉献出这部50余万字的厚重之作——《国际报告文学的源起与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这部著作的学术体系建构更加完整、饱满,为国际报告文学研究进一步学科化打下坚实基础,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一、恢宏的学术建构

《国际报告文学的源起与发展》虽然是作者30年研究的文集大成式的成果,但却有着非常严谨缜密的内在逻辑结构。全书由三大板块构成:第一板块对报告文学追本溯源,全面梳理了欧美报告文学的源起与发展;第二板块在国际报告文学发展的宏观视阈中追踪中国报告文学的历史足迹与风采质貌;第三板块将报告文学作为“独立的文学样式”进行理论层面的建构,凝聚着作者对这一文体形态及其美学品格的深入思考和独到创见。这三大部分脉络清晰、纵横贯通、经纬互补、层层推进,既有恢宏大气的全景俯瞰,也有精细入微的个案剖析,整体框架臻于完备。

作者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立场出发,以开阔深远的学术视野考察20世纪世界社会与政治革命风云、经济与文化演变潮流,从特定时代的综合影响因素中揭示文学变革与社会变迁之间的敏感关系,有力论证了报告文学作为现代社会的新兴文体所必须具备的历史条件、经济基础和文化思想准备,在此雄厚的阐释基础上概括出报告文学独特的文体品格与美学特质,得出科学的令人信服的结论——“报告文学 在时代和社会需要中产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继承和发展,是新闻记者和作家共同创造的新闻文学形式”,“它面对现实发出急迫的呼声,有着特别敏锐的思辨与判断,挟带着喷涌式的诗情……它具有自己特殊的艺术个性,尤其以真实、急迫和激情,冲击读者的心灵”[2]。

作为一部厚重的国际报告文学论著,显然不仅要求著者具备开阔的学术视野,还必须具有详尽而扎实的资料占有。由于国际报告文学在国内学界没有得到普遍关注,译介的原始资料和文献十分匮乏,尤其对于发展流变中的动态信息,若要同步了解是有很大困难的。尹均生先生克服重重困难,经过几十年披荆斩棘的考索和持之以恒的密切跟踪,拥有了丰富翔实的第一手珍贵资料,也吸纳了国际学术前沿的一些新观点、新方法,使自己的研究不断有新的拓展和跃进。

然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既然作者积累了30余年的报告文学史料,为何不驾轻就熟编撰单纯的“报告文学史”呢?其实这里体现出尹均生先生独特的文学史观,他不赞赏仅以时间为主线的文学史叙述,认为过多的历史叙述会影响对作家作品个体特征与价值的充分认识和研究,因此他强调“个案式”研究对于学科建构的重要意义。在这部著作中,他精选出近30位中外最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家作为个案,涉及的代表性作品50余部(篇),时间跨越了两个世纪,可谓包蕴宏赡,但每一个案研究,都具体而深入,精辟而丰满,同时它们又不是零散的单篇评论,而是与国际报告文学发展的整体风貌、态势以及所代表的美学精神密切联系,互为佐证的。“正因为在微观性的细致分析背后,渗透着宏观性的理论见解,所以就时时都能够自觉地把握报告文学这种文体的独特个性和内在规律。”[1]P4

二、深入的理论掘进

范培松先生曾针对报告文学理论研究的薄弱与滞后提出尖锐批评,他认为:“报告文学理论话语是既贫乏又单调”,“其中大部分是从新闻中借来的,另有一部分是从小说等文学样式中借的,只是冠上‘报告文学’而已”。而且“它的理论资源基本上是在战争环境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产生的,80年代之后,基本上处于停顿的状态”[3]。在尖锐的批评背后,深含着老一辈理论家对报告文学研究十分焦虑的期待之情。但是客观地说,在报告文学百年发展历程中,一直伴随着几代学者、批评家对报告文学忠贞不渝的关爱,从未停止理论探索。其中也包含范培松先生的重要贡献。尹均生先生在几十年的教学科研生涯中,一直心无旁骛地致力于报告文学学科建设和报告文学理论建树,所取得的突破性拓展早已在学界产生影响。丁晓原在其著作《2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对尹均生的国际报告文学研究进行了专章评述,特别赞赏他“作为一个理论工作者具有独立思考的理论品格”[4]。我们在尹均生这部新著中,看到他在报告文学理论建树上的更大进展和成就。

其一,通过对报告文学产生的时代社会原因及文学发展自身规律的深层考察,通过对现代社会文学受众了解社会需要和审美心理衍变的全面洞悉,从发生学、传播学、接受学的多维结构中对报告文学的文体特质、功能和精神内核进行了深度阐释,其中有许多经得住实践检验和时间考验的真知灼见。

其二,对报告文学的诗学观照和美学研究,极大提升了报告文学研究的理论层次和学术水准。他认为:“仅用文学的轻骑兵来阐释报告文学的文学品位与价值已不能表达其文体的美学特征了。”因此他以“博采众长、不拘一格”的开放的美学观与文体意识对报告文学“新闻性与文学性相统一”、“思辨色彩与艺术美感相契合”、“现实性和史诗性和谐共容”的文体形态及美学品格阐发个人独到新颖的见解和认识。

其三,从全球文化视野审视世界性纪实文学(除了报告文学之外,还有报告小说等其它纪实性文类)兴盛的潮流与趋向,在理论层面,力求概念界定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对报告文学与报告小说及其它非虚构文体进行了有理有据的辨析,使非虚构文学研究视域与研究方法进一步拓宽深化;同时,由世界纪实文学同趋异动的联系观察和区别论断,探究当代审美意识、审美方式、审美价值的多元空间与嬗变意义,具有敏感的前沿性和充分的学理性。

三、激情与思辨辉映的风格

从一个后学的视角观察,笔者发现,尹均生先生像他那一代学人中许多令人尊敬的前辈一样,他们的治学精神中蕴涵着赤胆忠心的人格力量,他们对学问的崇敬、痴情、执著……远远超越了世俗的功利追求。因此他们的学问不是机械僵化的“著书立说”,而是充满激情的生命力的展现,激情与思辨辉映的行文风格,在尹均生的论著中处处可见,请看:

站在21世纪航轮的桅杆上,回望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人类航程,谁也不能否认,那是

一个风云激荡、大浪淘沙的时代,多少大事在不断发生,多少人物站在风口浪尖,多少英雄在引领航向,亿万群众卷入历史的风云。人民和英雄共同创造着历史,而有谁在书写宏大的历史?恰如捷克记者基希所说:“这正是报告文学的时代。”[2]P7

国际报告文学伴随着人类近代历史的风雨历程,它跨铁马,踏冰河,迎烽火,披硝烟;它

看到了巴黎公社墙的弹痕,听到了“阿芙洛尔”的炮声,追随着密西西比河的浪涛,记录了伦敦街头游行者的呼喊。它飞过太平洋,跨越亚非拉美,见证了人类的新纪元,目睹了华夏子孙的崛起,又来到后工业社会的“地球村”,它是19—20世经人类灿烂历史的见证者。在文学殿堂里,它既是壮丽的史诗,又被称为“文学的轻骑兵”,它是亿万人阅读传诵的“广场文学”,是宏大叙事的史诗,是人民群众需要的精神食粮。

报告文学不仅是20世纪色彩斑斓的历史导航图,还是当代世界文学园地有着独特艺术个

性的一座花圃。同其他文学形式相比,它并不艳丽,没有华姿、温柔与雅趣,却有着严峻的美、理性的美、庄重的美、悲剧的美、呐喊的美、刚正的美;它没有小桥流水、浅斟低唱的温馨,却有沧海横流和直面人生的激情。[2]P6

像这样滚烫而又深邃的文字不仅增强了学术论著的征服力,也铸成尹均生富有个性的学术形象。

参考文献:

[1]林非《国际报告文学的源起与发展•序.》,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版,第1、4页。

[2]尹均生《国际报告文学的源起与发展》,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版,第12-19、7、454、6页。

[3]范培松《报告文学理论的终结和拓展》,《甘肃社会科学》,2004(6),第10-11页

[4]丁晓原《2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理论批评史》,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第315页。

[作者简介:张瑷,女,福建厦门集美大学文学院教授]

通讯地址:福建厦门市集美区集美大学文学院 邮编:36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