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九年,当我年满七十的时候,出版了《补拙书屋诗集》。十年又匆匆过去了。今天我跨进了八十岁的初级老龄。十年来,读诗、写诗的乐趣不减,陆续又积累了近二百首诗、词和一些楹联。其中有工有拙,有雅有俗,作为《补拙书屋诗续集》出版,献给关爱我的诗词的亲友和读者。
这本续集记录了我十年来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晚年的生活是适意的,因为有食有衣;心境也是美好的,因为能诗能画。王维说:‘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这一点我还做不到,我改成‘晚年虽好静,大事总关心’。这期间我关怀民生、社会和国际时局。‘年衰未敢忘忧国’,每有所感,便发为诗歌。春秋佳日,趁脚力尚健,常和友人一道游览名山胜水,每有兴会,便有画稿诗草留在囊中。老年之乐,莫过如此。诗歌又伴我度过了十年。今后如天假以年,也许还能继续写下去。
从一个‘情’字出发,我写爱国情、夫妻情、亲情、友情;写喜、怒、哀、乐;写生活的真趣、旅游的乐趣、人生的妙趣,等等。生活是诗之源,情是诗之灵。有源又有情,则处处有诗。
青少年时写诗,追求典雅、华美的风格;中年时写诗每多抑郁、深沉的心态;到了晚年,率尔为诗,不事雕饰,少用典故和冷僻词,以求容易为多数读者理解。如今呢,已是耄耋之年,心中无挂无碍,写诗更随心所欲,不计工拙,达意表情即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只追求一点清新自然之韵而已。
诗词作为中华优秀文化遗产经历几千年不衰。在华人世界中喜爱诗词、善写诗词的人不少。中华诗词和新诗都是艺苑的奇葩,两峰竞秀,双水分流,都能与时代俱进,为祖国同歌。愿这本续集也能起一些积极作用。
我的老友、著名文艺理论家、美学家孙子威教授曾为我的《补拙书屋诗集》写过一篇评论文章。他逐句逐首评阅,既多褒饰,亦指瑕疵,历时三月,写成《山光物态弄春晖》万字长文。我捧读之下,深为感奋。今孙先生遽然长逝,令人怀想不已。今续集虽出版,然不可能再读到孙先生的评论文章了。为纪念先生,特以他的长文置于篇首,代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