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紫华教授的力作《印度古典美学》是国内第一部系统全面的印度美学专著,该书系教育部“九五”规划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印度美学研究”的最终成果。在学界多注重于研究印度宗教、哲学、政治、经济、历史的当下,该书在印度研究领域开拓出一个崭新的天地,具有极强的原创性。印度美学是东方美学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与中国美学一起呈现了东方美学最鲜明的特点。作者在已有鸿篇巨制式的《东方美学史》(2003年9月商务印书馆)的基础上,深化、细化了印度美学的观点,并在纵、横的层面上,更加凸显了印度美学作为东方美学之一部分的特点。在东东、东西文化交流日益加深开阔的背景下,该书的出版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总的看来,该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首先,巨大的文化理论背景和深厚的学术涵养。该书绪论从宏观上阐明了印度哲学思想的根本特点,并将这些特点与印度古典美学思想的特征结合起来,加以整体的阐明。绪论高屋建瓴,气势磅礴,是全书的灵魂和总括。作者在绪论中指出,根深蒂固的泛神论思想、永恒观与无常观、灵肉二元的人生观与人生四期的实践论是印度哲学思想的基本特点。在此基础上,作者提炼出印度古典美学的总体特征,一是印度美学是融合了多种民族美学思想的统一的美学体系;二是印度美学同宗教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三是印度美学同原始思维有密切的联系;四是灵肉双美的人生哲学是印度美学的重要支点;五是印度美学是主体性的美学。同时,作者把这些根本特征贯通于该书的每个章节之中,从而使全书显示出结构上严密的逻辑性和圆融性。
该书共分九章。第一章至第五章通过对印度民族生存生活的自然环境、文化结构、农业村社组织等的绍介,深入到集印度古典哲学思想之大成的吠陀经典、《奥义书》、佛教原典、两大史诗中去,条分缕析地阐释其中的宗教哲学思想及其对印度古典美学的影响,层层深入,步步递进,既见出印度古典美学的历史源头,又追溯出其演进的清晰脉络。第六章至第八章展示印度美学思想在艺术形态上的情状。作者令人信服地阐述了正是在其美学思想的指导下,印度古典艺术才显示出丰富的形态特征。最后一章介绍印度美学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特点的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泰戈尔的美学思想。对泰戈尔的介绍,一方面印证着印度美学思想在变化中具有不变的因素,但也从另一方面彰显出当代印度美学在近代西方美学思想冲击下的真实状况。先总后分的结构方式,使得论述环环相扣,保证了论证逻辑的严密性和完整性,所得结论亦令人信服。而纵向流变的勾勒又使该书呈现出强烈的历史意识和发展精神。
其次,理论阐释与艺术实际的有机结合是该书呈现出的另一特色。作者理论上的归结深刻全面,但并不凌空蹈虚,而是注重将理论观念与艺术实践结合起来,理论与艺术互相印证发明。其最典型的表现是第八章,在该章中,作者具体展示了印度古典戏剧、建筑、雕刻、绘画、音乐、舞蹈等的美学魅力。读之仿佛身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美。可以说,显性的美学研究同隐性的美学研究的成功结合显示出作者扎实的学术功底、敏锐的学术眼光和高超的研究能力。
作者对印度古典美学范畴体系的概括也是体现横向勾连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作者运用维柯的历史溯源法,从根本上把握住印度古典美学的命脉,认为“印度美学范畴体系的逻辑起点是梵。”作为印度哲学和宗教的无上者,梵具有无限性、创始性、生发性等特征,把握梵,即把握住了印度古典美学的“一发”,牵一发而知全身。至此,印度古典美学的各个特征都得到终极的答案。总体特征与逻辑起点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另外,作者专辟两节来论述印度古典美学的“情味”理论和“韵论”,也深富启迪性。
最后,该书资料丰厚翔实。作者在运用这些资料来论述问题时,显示出博大的学术视野。以佛教文学的悲剧性特征一节为例,作者以原始佛教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为出发点,从佛教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的哲学本体论,一直剖析出佛教美学思想的逻辑起点“空”,进而引出佛教美学的三个层次,即现实之美、心境之美、涅槃之美与佛国净土之美,最后水到渠成地概括出印度佛教文学的美学悲剧性特征,第一,就悲剧冲突而论,佛教悲剧作品表现的冲突性质有两种:一种是伦理善恶冲突,冲突双方力量对比悬殊,大多以以强凌弱、以恶欺善的形式出现。另一种是命运的必然性同个人存在的偶然性的冲突;第二,就悲剧结局而论,悲剧冲突的尖锐性导致悲惨的结局;第三,佛教悲剧中悲剧人物的抗争精神被消解淡化。而其中佛教原典的例证如微妙比丘尼等,使得论述真实可信,极具说服力,读之使人兴味盎然。
该书思路清晰,语言流畅,文字优美,理论上能深入浅出。如果该书能够插入更多的图片,相信效果会更好。在西方哲学、美学思想如潮涌入国内之时,我们有理由相信,该书的出版,定能激发更多对东方哲学、美学的兴趣和热情,而东方哲学、美学之树也定会拥有自己应有的蔚蓝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