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概况

企业文化

《国学基础教程》前言(2008-06-24)

国学近年渐热。在这个热潮中,在学术界,有专家学者创办国学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探讨国学问题,也有一些大学举办了各种方式的国学班、国学院,在社会上,有年幼少儿读经诵诗,有热心人士开办国学私塾,还有不少社会名流或成功人士慕名而来,花费巨款参加各种“国学班”。在这样纷纭繁杂的国学热潮中,历史文献学研究所的同仁们认为,有必要对国学提出自己的看法,并想为大学各专业的本科学生开办国学课程,希望由此让大学生了解什么是国学,国学有什么内容,国学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人有什么意义,也希望让大学生从中知道一些国学常识,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而不要人云亦云,最终于国学一无所知。我们的想法得到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领导与朋友的大力支持,于是着手编写了这一部《国学基础教程》。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学研究所由海内外知名学者张舜徽先生(1911—1992)创办。张先生治学沿用中国固有学术的路数,于经、史、子、集四部之学无不贯通,不偏于一隅,讲究治学的博大气象,故能一生成就非凡,受到海内外学者的尊敬。张先生治学虽然不用“国学”之名,为适应时代的需要而提出“历史文献学”之名,但在实际内容上却与中国本来的国学正相符合,关于这一点,本书作者之一的谢贵安教授已有专文论述(《张舜徽与20世纪后半叶的国学研究》,《求索》2001年第6期),本书的“国学大师及其成就”章也有论述(其中吸收了中华书局陈虎先生在“新浪网”乾元国学圈上论述张先生国学成就文章的内容)。作为先生的弟子,历史文献学研究所的同仁以及毕业出去的师兄师弟,对于国学的认识也正是受到张先生治学风格的影响,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理解,这在本书中都有充分反映。因此,我们所说的“国学”,在它的内涵、外延和本质上都带有自己的特色,并不与时下所说的各种“国学”相同。这一点希望读者理解。

国学,乃是近代西学传入之前中国固有的学术,它形成于中国古代社会与文化背景之中,又随着古代社会不同阶段的发展进步而不断有所变化。只要具有历史发展的观念,就会明白国学本身乃是历史的产物,它只适合于让它产生和存在的历史阶段。当中国社会进入了全新的历史阶段而急速发展变化之时,即在近现代西方学术传入中国之后,原有的国学就已渐渐变成了历史之物,尤其是当中国人接受了近现代西学的理论、观念与体系之后,中国人所研究的学术就已经不可能再是原来的样子了。换言之,本来的国学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而让位于现代的中国学术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讲论国学,当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困难。今人在现代教育系统中根本不可能完整地了解国学,更不可能系统地受到国学的训练。因此,现代中国人对于国学已经非常陌生,一日忽欲讲论国学,却发现人们根本没有阅读国学书籍的能力了。所以,一些学者认为今天如欲恢复国学,至少要50年至100年,甚至100年还不够。此非耸人听闻的虚言,而是实际情况的反映。既然如此,我们为本科生开讲国学,也只能介绍国学的基本常识而已。希望读者明白:一方面,不可能仅仅读此一书即可登堂入室,尽窥国学之精奥。另一方面,现代的教育与学术日趋分化,既有诸多的一级学科,其下又分更多的二级学科,然后还有不同的专业方向等,如此一来,人们在学术上趋于专精,治专门之学尚属易事,而欲掌握其全体则难。而国学的特点之一就是诸部相互贯通,合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也是现代学人了解和研究国学的另一困难所在,当今人们之所以对“国学”有非常不同的理解与议论,主要原因就在于此。

历史既已进步,就不可能倒退。国学作为历史产物,它的不少内容还可以在现代学术框架中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也可以作为原始资料加以利用。所以,20世纪初叶胡适等人提倡“整理国故”,先要进行整理,让现代学人能够读得懂,然后才有可能运用现代学术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今天讲授国学基本知识,亦可视为“整理国故”的工作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编写国学教程,开课讲授之,实乃不可推卸之职责,亦当仁不让之工作。

本书编写人员,以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学研究所的教师为主:刘韶军(第一章,第十二章,第五、六、十一章一部分),谭汉生、宗丽丽(第二章),杨昶(第三章),周国林、中南民族大学历史系赵庆伟(第四章),李晓明(第九章),姚伟钧(第十章),董恩林(第十一章一部分),刘固盛、黄淮学院刘玉民(第十三章),王玉德(第十四章),许刚(附录)。此外,还有本校历史系赵国华(第六章一部分),中南民族大学历史系余和祥(第七章),武汉大学历史系谢贵安(第八章)。全书由刘韶军统稿、修订。

在一些章节中,采用了中华书局陈虎、华中科技大学段喜春的部分文章。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赵宏先生、张红梅女士的热心协助,并提出了很好的修改意见。本书又由洪胜非先生、涂耀威博士进行细心审读,提出不少修改意见,于本书最终定稿有很大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读者阅读本书如有疑问与建议,欢迎通过电子邮件赐教:bamushan@yahoo.com.cn。

刘韶军

2007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