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国学,通常是指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包括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学等。弘扬文化传统,重视国学教育,近几年成为学术界、教育界共同关注的热点。中国人民大学专门成立了国学研究院,还开办国学班培养有良好传统文化底蕴的大学生。而我们作为百年老校的华中师范大学,一直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在发展历史上出现了众多的国学才俊和一些享有盛誉的国学大师。深入挖掘百年文化富矿,继承优秀文化遗产,也一直是我们华中师大出版人的追求。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华中师大社就致力于国学著作的出版。其中,一套“桂岳书系”中就有好几种著作是关涉国学的。为配合学校的国学教育,出版社推出《国学典籍精读》,一版再版,行销不衰,许多高等学校将其作为教材使用。2000年以后,华中师大社在国学著作出版的系列化、品牌化、精品化方面进一步加大了力度,一系列的举措,将使其成为国学出版的一个重镇。
经过多年酝酿、筹划,在一代国学巨匠张舜徽先生生前同事和学生——历史文献研究所诸位老师配合下,终于从2003年启动上千万字的《张舜徽集》的编辑出版计划。2004年3月,文集第一辑5卷7种以整体形象、崭新面貌亮相。它们包括:《中国文献学》、《中国古代史籍举要》、《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广校雠略》、《汉书艺文志通释》、《清人文集别录》、《清人笔记条辨》。《文集》每卷后均附有张先生已出版的著作目录。张先生的这7种著作可以说都是中国历史文献研究的精品,堪称传世之作。《张舜徽集》第二辑5卷(包括《周秦道论发微》、《郑学丛著》、《清代扬州学记》、《顾亭林学记》、《清儒学记》、《爱晚庐随笔》)则于2005年12月面世。《张舜徽集》第一、二辑10卷14种图书出版后,在学术界、出版界都产生了很好的反响。这套大型的国学文集的市场销售也形势喜人,业绩不俗。第三辑5卷不久也将和读者见面。
《钱基博集》的规划与启动,是华中师大出版社打造国学出版品牌的又一重要举措。一代国学大师钱基博先生建国后一直在华中师范大学及其前身华中大学任教。50年代初期,他将自己的5万册藏书全部赠给了华中大学。1952年他又将历年收藏的甲骨、铜玉、陶瓷、历代货币、书画等文物200余件,捐赠给了华中师范大学(当时为华中师范学院)历史博物馆。1957年,一代学人因病去世,享年70岁。他除了留给华中师大众多珍贵的图书和文物外,还留下了一批高水平的国学研究著作,包括《经学通志》、《版本通义》、《骈文通义》、《古籍举要》、《国学必读》、《四书解题及其读法》、《周易解题及其读法》、《老子解题及其读法》、《文史通义解题及其读法》、《孙子章句训义》、《韩愈志》、《韩愈文读》、《明代文学》、《现代中国文学史》等等。整理出版一代国学教育家钱基博的文集,受到先生晚年工作达11年之久并在此逝世的华中师范大学的高度重视,华中师大出版社将数百万字的《钱基博集》列入了“十一五”省级重点出版规划。2007年3月,是钱先生诞辰120周年、逝世50周年,出版社将配合学校的纪念活动和学术活动,先行推出《钱基博年谱》,其《文集》各卷也将陆续刊行。
与华中师范大学道家道教研究中心、茅山道教文化研究中心联手,共同策划出版“道家道教文化研究书系”,是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国学出版计划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这套内容丰富、质量上乘、设计典雅、印制精美的丛书,目前已经出版了《论道崇真集》(唐明邦著)、《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詹剑峰著)、《道教与岭南文化》(王丽英著)、《道论》(韩国·李顺连著)。其中,既有老辈学人的传世名作,也不乏学坛新人的新作佳构;有中国学者的成果,也有海外专家的论著。不久还要推出的有《茅山道教志》、《葛洪研究论集》等等。诚如丛书主编熊铁基教授所言:“为学如积薪,我们的工作也是为学术得以传承而添薪增火。”这套丛书将继续往前推进,不仅收罗国内名家名作,还将更多吸收海外相关研究成果;对于港台地区的研究,我们也将提供发表的园地,以促进学术的交流和国学研究的兴旺。
除了上述两大文集、一套书系外,华中师大社还有若干成系列、有特色的国学研究或与此密切相关的出版物:刘海峰教授主编的“科举学研究丛书”,已经出版的《科举学导论》、《科举革废与近代高等教育的转型》、《书院与科举关系研究》。2006年又有3种科举学方面的论著加盟此丛书。与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合作编辑出版的学术辑刊《中国历史文献研究》每年一册,到2006年已出版了26辑,集腋成裘,规模已具,影响波及海内外。此外,还有“华大博雅”学术文丛,也正在准备重新推出著名哲学史家詹剑峰先生曾经在国际学术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墨子研究等方面的系列成果。我们相信,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在国学研究、教育与编辑出版的园地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必将成为人们瞩目的一个品牌。希望再过三十年、五十年,还会不断有人阅读我们的书籍。我们始终坚信,出版社之所以会让后人记起,是因为它曾经出版的好书,特别是那些弘扬自己民族文化优良传统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