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概况

企业文化

从价值论的角度构建现代教育哲学体系——评王坤庆著《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价值论视角的研究》

教育哲学从其思想渊源上看有一个漫长的过去,中国古代的《论语》、《学记》,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就含有丰富的教育哲学思想。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存在,其历史不过百余年。自19世纪教育哲学在西方正式诞生以来,中外的教育家就从未停止过对教育哲学理论问题的探寻,其间也产生了不少有影响的经典著作。在当代,如同哲学理论本身不断趋于多样化、多元化一样,从人类进步的角度、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来追求教育哲学的鲜明个性和特色构成了当代教育哲学发展的主流。

20世纪以来,教育哲学在中国获得了长足发展。如果说范寿康的《教育哲学大纲》、吴俊升的《教育哲学大纲》和傅统先的《教育哲学讲话》的问世在中国教育哲学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意义,黄济的《教育哲学》、桑新民的《当代教育哲学》等著作又使中国教育哲学研究走向深入,为教育哲学的发展和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的话,那么王坤庆教授著的《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价值论视角的研究》则是通过对20世纪中国教育哲学发展历程的回顾,从哲学的高度对现实教育问题进行反思和突破,力求完善教育哲学学科的自我构建,以推进教育哲学朝纵深发展的一部专著。作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常销近十年的《现代教育哲学》一书的修订本,这本新版的教育哲学更是作者在多年的教育累积与潜心研究的基础上所编撰出的一部创新与厚重之作。

一、独特的研究视点:直面当今教育哲学基本问题

如何界定教育哲学的学科归属问题?如何看待教育哲学的研究方法论问题?教育哲学的理论性质是什么?针对当前我国教育哲学的整体发展水平比较落后,还不能满足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当今教育改革的实践需要这一现状,作者认为,教育哲学只有从自身角度来反省,解决好上述三个课题,教育实践中的许多问题才能够得到满意的教育哲学理论诠释。由此可见,作者并无意于把我们的视线引向玄远的概念,引向哲思的抽象王国,而是让我们去关注现实的教育问题,这为我们更深层次地去理解教育哲学是一门真正的实践哲学提供了新的审视平台与研究视角,同时也展现了作者与众不同的研究和叙述角度。

通过对各个历史时期以来中外著名教育家的教育哲学观点的详尽梳理,作者认为,当前要深入研究教育哲学,既不能简单地重复和沿袭过去教育哲学的内容和体系,也不能全盘照搬西方教育哲学的各种模式,并且仅从教育哲学本身来分析,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从多维参照系来进行深入思考。为此,作者立足于更广阔的思维背景,以前人研究所积累下来的思想精华为基础,从教育哲学的基本范畴出发,对哲学与教育、哲学与教育哲学、教育哲学与教育科学的关系进行了严密的学理分析,在不断的剖解与阐释中界定了教育哲学的学科性质,回答了新世纪中国教育哲学的基本问题,从而也构建了本书别具一格的哲学理论框架。也正是因为作者所具有的批判精神和超越意识,才使得教育哲学作为一种抽象思维层次的理论学科,凸显了它应有的逻辑魅力。

二、以“教育价值论”为基本内容建构新的教育哲学模式

教育哲学既然是一门具有方法论性质的基础理论学科,就必须体现出鲜明的哲学特点,而教育价值问题正好是教育哲学区别于其他教育学科的显著标志。教育哲学只有对教育价值作深层次的哲学思考,才能实现教育哲学对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和对教育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可见,从教育哲学的学科性质及其在教育理论体系中所处的地位来看,教育哲学应以教育领域中的价值问题为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基于此,作者认为教育哲学研究教育价值问题,并不是一种从学术活动的理性思维角度去冥思苦想的结果,而是从教育实践、教育理论发展的客观需要出发提出的必然要求。

运用教育价值论来改造和重构现代教育哲学体系,不仅有助于区分教育科学与教育哲学的差异,而且也为我们比较确切地描述教育理论的整体结构和对教育学科群进行科际整合,提供了一种新的尝试思路。即将现代教育理论划分为教育科学和教育哲学两大领域,教育哲学从“价值”的层面进行研究,教育科学则从“事实”的层面进行探讨,二者构成对教育的多层次、全方位的认识,这样就能更科学地实现对教育的整体把握。从这条独特的思维轨迹出发,作者对教育价值作了深层次的哲学思考,并展开了对教育职能价值观、教育目的价值观、知识教育价值观、审美教育价值观、后现代主义教育价值观的全面考察,由此将教育领域中的所有哲学问题都纳入了“价值”系统加以分析、评价,最后再作出合理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从而使现代教育哲学真正成为现代教育科学成果的总结和概括,真正成为发展和繁荣教育科学的基础理论;使教育哲学从价值观念上建构了一种适合于我们的时代和社会的新的思想体系,为人们从事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可见,作者以理性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完成了以“教育价值论”为基本内容建构新的教育哲学模式的过程,也为我国教育哲学走出目前的理论困境,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正如作者所言,在中国教育哲学面临困境的今天,试图以“教育价值论”为基本内容来建构新的教育哲学模式,已经不是坐而论道式的空想,而是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的必然要求和教育价值理论本身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与教育哲学探讨融为一体,构成系统的教育观

毫无疑问,教育哲学就是要探讨并回答人们应有的教育观念。作者在把握对教育哲学基本问题的基本看法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回答了我国当代教育应该遵循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观念,如在教育研究方法论上,作者坚持认为,教育研究固然要遵循一些相应的科学研究方法,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根本的方法论,始终应该是教育研究中具有统豁和引领性质的方法论,中国教育哲学发展只有在这样的方法论引导下才能走向发展和繁荣;再如,人的发展观是教育哲学要回答的核心观念,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古今中外众多的思想家和哲学家的认识不尽一致,在本书中,作者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人性观和人的本质观的分析,认为,我们今天应该坚持的人的发展观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这种学说更多地强调从一个人的整体发展水平来看待人的发展,包括一个人全面占有他自己的本质,这就从根本上说明了,人的发展既是一个自然发展过程,也是一个社会发展过程,更是一个精神拓展和完善的过程,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具有建构人的全面本质的作用。这样的人的发展观超越了传统的“内展说”和“外铄说”,将人的发展置于更广阔的视野分析,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人的发展的认识特别是对教育促进人的发展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对人们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此外,在本书论述教育职能价值观、教育目的价值观、审美教育价值观、后现代主义教育价值观过程中,始终注意贯穿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全面、系统、辨证地去看待和分析相关问题,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指导作用贯通全书。

综合来看,《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价值论视角的研究》一书不仅从现象上来反思中国教育哲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而且直接将思维的视角延伸到教育哲学学科内部,以期解决教育哲学存在的理论困惑;同时为使人们能以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去审视当今存在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力图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其“价值论”观点去研究教育领域中的价值问题,以使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所体现的教育价值观与现代教育价值观相互联结。全书内容厚实,脉络清晰,占有材料丰富,分析全面允当,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探索的勇气与恒久的毅力尽在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原先的《现代教育哲学》先后八次印刷,发行量逐步攀升的情况下,作者并未满足于已取得的学术成就,而是以不断完善这种哲学构架为己任,追求更高的学术境地。相信本书的问世将推动今后的教育哲学研究迈向更广、更高、更深的境界。

(《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价值论视角的研究》,王坤庆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