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概况

企业文化

立足学术 服务教育 知识和实际并举——文艺学教材《西方文论》评介 (2008-5-4)

我社出版的文艺学教材《西方文论》,是“文艺学课程体系的改革研究”课题的成果之一,这一课题为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重点项目。该书由华中师范大学文艺学博士生导师张玉能主编,是一本既简明、扼要,又涵盖了西方文论全部发展历程的实用性教材。它以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演变为历史线索,对古往今来的西方文化主要流派作了全面梳理,从而帮助学生总结西方文论的经验、规律,更深入把握西方文化的内在精神,为进一步的学术思考建立必要的基础和参照。

我们知道,西方文论是一门以西方哲学为基础的相对独立的学科,是对文艺创造实践的概括。一般说来它以研究西方文学的本质特征以及创作、欣赏的规律为己任,通过西方美学,与文学艺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它不同于西方哲学史、美学史,也不同于文学批评史。西方文论是西方对文艺现象和规律认识的发展史,以欧洲的文学理论为主,还涉及一部分有关绘画、音乐等其他艺术的理论形态。

《西方文论》一书遵照时间的进程系统地介绍和分析了自古希腊至20世纪后半期的各种主要学说,对其中的基本概念及其形态进行梳理,突出了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代表人物和其理论重点,使读者便于在阅读过程中接受资料的阐释,直接面对经典文献乃至名家思想。总体来看,本书分为十个章节,从西方文论发展的早期阶段古希腊罗马文论谈起,分类论述并给予归纳性阐释,一直说到今天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后现代所提倡的多元、平等、边缘等精神特征给中国带来的启示。古希腊以来出现的文艺理论家,如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贺拉斯、朗吉努斯,普罗提诺,近代的德国古典美学的代表人康德、歌德、席勒、黑格尔,俄国现实主义奠基人别林斯基、新古典主义戏剧理论的立法者布瓦罗、自然主义文艺理论的权威左拉……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他们在西方文学理论史上留下的足迹。

本书的每个章节中,不但都有讲到各个时期的思想大家以及他们的观点、代表作品、文论等,还包括介绍不同时代背景的概况。并且在分别阐释名家作品与文论时,书中选取的一些具有时代代表性的经典文献丰富全面、翔实可靠。选材范围在时间上涵盖了从古希腊一直到20世纪下半叶,在内容上则包含了西方文论的一些基本范畴,比如摹仿说、表现说、天才说、新古典主义和启蒙主义理论、形式主义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等;这些文选同时都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和现实意义。举例来看,书中讲到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认为文学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模仿,进而用理式论对其作了新的阐发。他的“影子模仿说”将世界划分为理式世界、现实世界和艺术世界三种。现实世界是摹本(影子),艺术世界是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模仿的艺术就与真实隔了“三层”。 除此之外,柏拉图还提出创作灵感论、艺术理想论和文艺功能论。如书中所说,他的文艺思想对后世影响巨大。西方的理性主义文论和非理性主义文论都是由他开创的,而且西方的浪漫主义文论和表现说也可以在他那里找到源头。

本教材在对名家思想及其理论观点均给予较全面的介绍和较中肯的评价的基础上,考虑到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特点,为了易于使广大同学们和文艺爱好者接受,本书以理论体系为支撑,由难而易、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地将五花八门的各种文学观念和现象融入到理论逻辑体系之中,从而形成了系统的文学理论,做到了理论体系和叙述体系的有机统一。

该书较为完整地描述了不同时代和流派的西方学者主要文学成果,从学术上来说其理论体系在深度和广度上有足够的覆盖力,能够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文艺思想,提高理论思维和分析评论文学作品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开阔视野、独立见解及批判精神。简而言之,本教材为大学生们学习西方文论竖立了一个明确的路标。

同时随着思想解放的进程,新时期以来中国对于西方文论的研究也逐步加深。全球文化在种种冲突与矛盾下趋同并走向融合,学习西方文论,为我们研究中国文论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参照系,“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但愿本书的出版能够为从事学习和研究西方文论的人与广大文学爱好者提供参考和借鉴,有利于他们发挥其主体能动性,并在该领域内得以进一步拓展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