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晚,校园一片宁静,白天运动会的喧嚣已然褪去,文学院三楼会议室却依然灯火通明,谈笑声、讨论声不时传来,《民间文学教程》修订会议正在这里召开。来自中山大学、辽宁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吉首大学、山西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等近十所高校民间文学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就《民间文学教程》第三版的修订工作展开热烈讨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高教分社社长刘晓嘉等参加了本次修订会,会议由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民间文学学科组组长陈建宪教授主持。
《民间文学教程》修订会在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召开
民间文学领域研究专家刘守华教授首先致辞,他对与会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大家介绍了《民间文学教程》从立项编写到成书再到改版的历史沿革。刘守华教授说,中央对于民间文学的重视程度和推进力度日益加大,民间文学已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成为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强调的“传统文化中最基本、最生动、最丰富的组成部分”,这是对民间文学的肯定与鼓励。在高校建设“双一流”学科的背景下,民间文学作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一部分,理应努力向前,为民间文化、民间文学的研究与传承再添成绩。
民间文学领域研究专家刘守华教授致辞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高教分社社长刘晓嘉博士代表出版社感谢与会专家十余年来对出版社的支持。他表示,作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精品人文教材之一,《民间文学教程》自第一版至今已经走过了15年,累计销量达20余万册,受到全国范围内民间文学教研人员和高校民间文学专业师生的广泛认可与好评,并先后入选 “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将“小学科”中的“大学问”做到最好,这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民间文学学科的领先地位相关,更与各位参编老师的认真求索、辛勤付出密可不分。时至今日,距离2009年修订第二版又已过去8年,国内民间文学领域研究成果辈出,科技手段日新月异,为与时俱进、更好地为民间文学的教学工作服务,启动第三版的修订是时代的需要,亦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为此,出版社一定会全力支持修订工作,确保修订任务更好、更快、更高质量地完成。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高教分社社长刘晓嘉致辞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项目策划人王文琴介绍了此次修订《民间文学教程》的立体化构想,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积极响应。贵州师范大学肖远平教授表示,第三版的立体化修订思路,将颠覆以往的教程写作和叙事思路,图、文、音、视并茂,给授课者和学习者提供了更多思路,拓宽视野,当然也对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学科眼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华中师范大学黄永林教授认为,此次修订的立体化的思路,给《民间文学教程》增加讲述的空间和方法,必将提高教程的丰富程度。他指出,科技发展为收集整理资料提供了极大便利,建设便于检索和共享的数据库,共享影像、音频资源,采用现代科技手段为教材所用是大趋势,但是作为编者要认真讨论和甄别哪些材料能够选入教材,谨慎把好教材的质量关。吉首大学田茂军教授则表示,他已经带领研究团队在其负责的领域进行了立体化学术成果展示的探索,效果很好,基于这些成功的实践经验,他对民间文学教材立体化尝试的思路非常认可,并建议教材立体化过程中,应对选材要求更严、更精,内容和形式也应更加丰富。广西师范大学覃德清教授、中南民族大学向柏松教授、辽宁大学隋丽副教授等还分别就各自研究领域中的立体化实现方式提出了讨论,得到其他专家学者的积极回应。
与会专家学者热烈讨论《民间文学教程》立体化修订方案
陈建宪教授表示,教材的立体化建设,是顺应时代进步的举措,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建设一个共享、联系、互动的民间文学领域的大平台,真正让所有的研究者、学习者通过教材这一纽带联系在一起,及时分享研究成果,共同探讨民间文化领域的问题,为民间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交流平台,让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陈建宪教授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