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企业动态

新加坡杨松年教授来我社交流讲座

2010年9月14日上午,新加坡著名教授杨松年来我社交流,并在四楼会议室作了有关“文学批评与文学史的书写”的讲座。讲座由曾巍副社长主持。董中锋副社长以及我社部分编辑、出版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出席。讲座后杨教授回答了相关提问,并与我社编辑进行了交流。

杨教授在近两个多小时的讲座中,主要对文学史研究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反思,谈了自己对文学史写作,包括文学史分期、清代诗论研究等问题的看法。

杨教授认为,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文学史,不能是单一的文学审美史,不能是单一的文学作品、作家分析史,应当是那个国家或地区人类文化活动史的部分。文学史的书写要从更多层面揭示文学发展的多元状况。文学史的写作应该重视作家群体、区域,以及作品传播等内容。他认为团体的文学经营与文学传播媒体有密切关系,讨论文学发展,缺少文学经营这一块,将不能很好地把有关地区或国度的文学史呈现出来。他以中国近代文学史、新马华文史为例,认为文学史的研究要利用新的史料,如报刊等文献材料。

对于文学史的分期,杨教授认为不能简单以政治事件、时间概念等外在要素来划分,要以文学本身的发展内容为中心,如新马华文史的研究,就要以作家心理变化为分期,进而对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写作杨教授也谈了自己的看法。清代诗学的研究,杨教授认为要关注诗歌总集作品,关注中国文论中传统的文学范畴诸如温柔敦厚、风骨等概念的分析。

文学史的书写与编撰体现了书写者对文学的认识以及文学观念,如何改变过去文学史书写过于注重代表作家及作品分析,如何将个体文学史与集体文学史进行适度结合,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近年来,我社出版了大量有关文学史的书籍,社会影响较好。杨教授有关文学史的讲座,对我们以后如何更好策划出版相关书籍不无启迪意义。这次讲座也让不少编辑认识到,只有站在学术前沿,加强与学术界高层次学者的交流对话,才能发现好的稿源,推陈出新,打造精品。

杨教授此行还与我社洽谈了相关书稿出版事宜,《中国文学史书写问题批评论集》即将作为“港台及海外学人文集”之一由我社出版。

链接:杨松年教授1941年生于新加坡,笔名风入松、绿云,1963年毕业于南洋大学中文系,1968年获英联邦奖学金赴香港大学修读高级学位,专攻明清诗论,1970年获硕士学位,1974年获博士学位。1971年开始在南洋大学中文系任教,后分别担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暨汉学研究中心副教授与副主任。曾任第一届文艺研究会会长、新加坡教育出版社文艺作品编审委员会主席、新加坡职工总会《人文与社会科学论文集》、《奋斗报》、《新加坡文艺》主编。曾荣获新加坡书籍理事会书籍奖,新加坡全国职工总会五一劳工之友奖章,台湾中国作家协会中兴文艺奖及新加坡国立大学第一届优秀教学奖。1983年获新加坡政府颁发公共服务奖章(PBM),1990年获公共服务星章(BBM)。2001年自国立大学退休后,任台湾佛光大学中文系专任教授、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网站主持人、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并教授中国古代文论、世界华文文学、中国诗学研究、文学与传播等课程。著有《王夫之诗论研究》、《中国古典文学批评论集》、《中国文学评论史编写问题研究:明末清初诗论之考察》、《中国文学批评论集》、《杜甫〈戏为六绝句〉研究》、《中国文学批评研究问题论集》、《姚莹〈论诗绝句六十首〉研究》、《新马华文文学论集》、《战前新马报章文艺副刊析论》、《战前新马文学所反映的华工生活》、《新马早期作家研究(1927-1930)》、《新马华文现代文学史初编》、《新马现代文学》、《战前新马文学本地意识的形成与发展》等,发表论文百余篇。近来主编出版有《从选集看历史:新马新诗论析》、《跨国界诗想:世界华文新诗论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