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学习陶军精神暨《永远的怀念——忆陶军》出版座谈会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语言学家邢福义,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骆军出席,图书主编、作者代表、陶军家属、出版社代表等与会。活动由华中师范大学宣传部与出版社联合主办,宣传部部长王长华主持会议。
邢福义深情回忆了与陶军教授交往的一些往事,并高度评价说,陶军教授平易近人,对青年人倾注了毕生心血,既是“经师”,更是“人师”,用古人的说法,应敬称他为“陶公”。“我是在心底里为他塑像,将他立为榜样的。”邢福义说。
骆军介绍了陶军教授的主要经历、学术成就、教育思想与人格风范,回顾了陶军教授在华中师范学院组建初期所作出的重要贡献。他说,作为教育家和高校管理者,陶军教授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他崇尚专家、尊重教师,对师资队伍、教材建设、科研工作非常重视,这些都为华中师范大学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天,我们追忆、缅怀陶军教授,重在学习陶老不懈奋斗的精神、尚学重教的理念、宽容豁达的品格,要以他为榜样,为建设高水平大学更加努力奋斗。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周挥辉社长认为,直面问题、不推诿不回避的担当精神,尊重人理解人宽待人、知人善用的宽阔胸怀,活到老学到老、吃苦为乐的奉献精神,求真务实、努力进取的奋斗精神,善于学习、沉着冷静、视野开阔、与时俱进的前瞻意识,正是陶军教授等老一辈华中师范大学共产党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永远传扬,这也是本次会议的目的和意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主编、《永远的怀念——忆陶军》主编范军介绍了图书策划编辑的情况。他说,陶军教授是优秀的学者,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国际关系与国际政治等领域卓有建树;他又是杰出的党员领导干部、出色的高校管理者,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办好一所大学特别是一流大学,既需要一流的学者,也需要一流的管理者;既需要良好的学术生态,也需要良好的政治生态。陶军的教育思想值得学习和传承。范军表示,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高等学校也进入了“双一流”建设的新阶段,陶军等老一辈优秀的共产党人、杰出的学校领导、出色的高教管理专家,无疑是我们的榜样和标杆,也是映照我们的镜子。他们崇高的革命理想、坚定的革命信念、高尚的人格风范,乃至健康的生活情趣,还有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比忠诚,对师生员工的真诚关怀,对学术文化的尊崇敬畏,都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不断发扬光大。
座谈会上,杨宏禹、李以章、尹均生、熊铁基、杨再隋、李旭初、晏章万、王先霈、程毅、涂光雍、李良明等老教授和陶军的女儿陶笑虹等先后发言,回忆陶军教授往事,畅谈学习体会。大家一致认为,陶军教授是一个坚定的革命者、优秀的新闻工作者、杰出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对陶军教授最好的纪念是学习继承其教育思想,把今天的高等教育办得更好。
《永远的怀念——忆陶军》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华中师范大学原校长章开沅为其作序。
陶军,1917年出生,安徽贵池人。1938年就读于北平燕京大学英语系、政治系。1951年以后在华中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华中师范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工作,历任副教务长、科研部主任、统战部长、教务长、副院长、顾问等职,其间于1981至1983年担任中国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代表,兼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辑。1987年在武汉去世。曾任湖北省世界语协会名誉会长、湖北省哲学学会会长、湖北省伦理学会顾问等职。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2018年5月22日
http://ex.cssn.cn/gd/gd_rwhz/gd_zxjl_1665/201805/t20180523_429894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