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媒体报道

中国教育报| 读很厚的书 写很纯的文——读《用文字捂暖教育生活》

作者:段伟

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22-7819-1

出版日期:2017.6

定价:30.00元

段伟老师是我很佩服的一个人,尽管未曾谋面。因为网络,更因为文字,他与我惺惺相惜。自他加盟我所创办的“读写大队”之后,我对他的了解渐渐丰满起来,对他的敬佩之情也与日俱增。

在我印象中,他是一位很高产并有点另类的作者,不时有文章见诸网络与报刊。他所留下足印的,除了《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中国教育新闻网外,还有《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国家地理》等教育之外的媒介。显然,这与他的博览群书、用心从教、潜心写作是密不可分的。

近日,我几乎是争分夺秒地读完了他的新书《用文字捂暖教育生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的每一篇都技巧圆熟、结构紧致,就连篇名也精心结撰,蕴含深意。书分三辑:“读书旅行”“生活碎片”“杏坛语丝”。共收录了作者80余篇文章。行文清丽淡雅、生趣通透、隽永远眺,无论是对古的缅怀、今的哀憾,还是对美的求索、谬的鞭挞,处处彰显一位老教师对教育、对生活的思辨。

在我看来,段伟老师所涉猎的书籍是很“杂”很“厚”,同时也是很经典的,既有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也有历史、哲学、美学、宗教等书籍。一个人,假若没有对文学特别的热爱,没有足够的定力,一些大部头是很难读进去的,更别说得其三昧了。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经典很难读懂,炼的是耐心,磨的是心性”,但最终“是要敲开门,唤出其中的人来,此人即是你自己”。《要读一些需要“啃”的书》《阅读是种安静的力量》《我阅读和思想的进化史》,光是看看这些文题,即可想象到作者是如何通过“啃读”,让自己“安静”,让自己“进化”的。

作为一个教师,教育经典以及一些教育名家的书籍,自然也是作者的最爱。比如夸美纽斯的代表作《大教育论》,以及《母育学校》《语言和科学的入门》《世界图解》等。在作者看来,夸美纽斯是一个“孤独的拓荒者”。很有意思的是,引用和化用夸美纽斯的教育名言成了他文字出彩的“通关文牒”。这应当作啃读教育经典所获得的一个小小回报吧。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用在段伟老师的身上是毫不夸张的。《轻奢之旅,另眼看山河》《印象塔吉克斯坦》《雄鹰之国——哈萨克斯坦》《绝尘——访列夫·托尔斯泰》等一组旅行文章,应当是该书独立于其他教育著作之外的几朵奇葩。享受这种旅游的福利,也是因为文字的缘故。因为作者的一篇《“一带一路”需要中国版的“跟我学”》文章,得到了人民网领导的认可,他便成为“新丝路中华文化推广及属地采风团”15人中的一员。这看似偶然,其实也必然,试想一下,假若没有用心啃读过《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名著,作者又怎么能写出兼具思想性和文学性的《绝尘》一文呢?我很认同作者“行走本身就意味着生命本能的恢复,创作资源的蓄积和灵感的给养”这一观点。

人生的滋味是熬出来的,“生活碎片”这一辑很耐咀嚼。亲人、少年、乡村是该辑文章的热词,从这些文章中,读者可见作者的成长经历。父亲说:“做事心要细,做人心要大。”母亲说:“啥时候也不能对不起公家,啥时候也不能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几句朴实的话语,足以顶起一个人的人格与品质。在作者心里,村庄是“一块精神胎记”,行文三叠,感情是那样浓烈,令人几度回肠。“孩提的那些事”——打陀螺,露天看电影,弹珠子,骑黄牛,打糍粑,吃年夜饭等,取事兹小,襟怀兹大;感慨于今日之环境,而寄托于昔年之杂陈,读来竟有春秋笔法之叹,让有类似经历的读者回味起自己的童年过往,是纸上嘘拂而来的令人感动的温情。难怪于漪老师说:“段老师回忆性的文字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原汁原味。”

“读很厚的书,走很远的路,写很纯的文”,其实还可以加上两句,“交很雅的友,做很实的人”。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再赘言了,也正好留有一些空间,让热爱教育和文学的读者,自己去阅读和体会吧。相信读完后,读者的胸怀也会被段伟老师的锦心绣口久久地温暖着。

(作者单位:湖北省黄梅县苦竹乡中心学校)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18年1月15日 第8版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8-01/15/node_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