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媒体报道

湖北日报|但愿回到更多诗歌诵读的年代


如果追溯诗歌的起源,我们会发现,诗歌是最古老的文学语言。远在文字产生之前,最原始的诗歌就在人们的日常劳作和歌舞中发展了起来。在没有文字的原始社会,人们用诗歌来表达内心的愿望和情感。正所谓:“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诗、舞、乐三者都是紧密地连结在一起,虽然后来随着语言文字的发展,诗歌从歌舞中独立了出来,但不管是二言、四言,还是后来的格律诗词,都具有内在的韵律和节奏,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受着音乐的影响。

鲁迅说过,诗歌有“眼看的”和“嘴唱的”两种,中国古代诗歌一直有两种路向,有侧重于“视”与“读”的诗,也有侧重于“吟”与“颂”的歌,到了现代诗歌发展起来,依然遵循着诗歌的这两种路向,在上世纪的新诗初期发展的时代,就有过“朗诵诗”的运动,虽然这个运动是在特定的历史时代发生,一度偏离了诗歌的本质而有过度宣传口号化的倾向,但不可否认这种运动以及理论化的探讨对于中国现代诗学的发展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诗歌在特质和本源上,应该是可以朗诵的,但就像“乐府失了声,词失了谱”,我们也渐渐把吟诵给遗失了。近期,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套《有声诗歌三百首》,似在试图把诗歌吟诵的传统给找回来。在“编者的话”里,编者说:“大致上说来,现当代诗并不追求获得读者的“即时反响”——像舞台上的表演者和观众之间的关系,而是追求深度或陌生化的效果。换言之,这种写作倾向导致了现当代诗不以可诵为目标。”但诗歌原来就是口头的艺术,诗歌的这种口语性的传统,使得声音模式在传达诗歌的意义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声音也是意义的一部分,诗歌失去了声音,也就失去了一部分的意义。而朗诵能保留口语的鲜活生动性,诗人创造的声音需要听众做出反应,然后再回到诗人本身。我想,这就是朗诵诗的一个重要的意义所在。其实在一些国家,诗歌诵读非常普遍,一些诗人往往一部作品出来,都会在书店以及一些公众场合举办个人的诗歌朗诵会,而且一些诗人本身也是朗诵高手,诸如这本书里举例的马雅可夫斯基、聂鲁达和布罗茨基等等。

文字有文字的静的形象的美,而语言却有它的动的声音的魅力。好的诗歌不仅仅是能直击人心,在语言上也能完成听觉上的诱惑。《有声诗歌三百首》做了一个非常美丽的尝试,从选诗以及音频的录制,将诗歌的语言和内在的韵律节奏结合得非常完美。读一首诗,再扫码听这一首诗,不仅仅是视觉上对文字的美的享受,也是一次听觉上的完美体验。

愿我们能回到更多诗歌诵读的年代!


来源:湖北日报,2019年1月6日

http://hbrb.cnhubei.com/html/hbrb/20190106/hbrb3308793.htm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