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媒体报道

中华读书报丨学做“大我”“大雅”“大爱”之人

《给儿子的信》,[苏]苏霍姆林斯基著,刘永红、袁顺芝、李羽涵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6月,32.00元


教育是人类发展的基石,是社会进步的引领和人达于完美的砥砺。因此,“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孟子·尽心上》)就成为了一个优秀教师的职业荣誉和人生期盼。

  师范生是未来的人民教师。一个合格或优秀的人民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格和资质呢? 读完苏霍姆林斯基《给儿子的信》,你就会知道,一个人民教师应该是杰出的教育家、渊博的学者、人生的导师,具有先进的理念、高远的眼光和深厚的积淀。

  第一,学做“大我”“大雅”“大爱”之人。教育不只是教学生识字、数数、背课文,更重要的是培养人,塑造人,培养有高远人生目标的人,能够与祖国风雨同舟的人,造就有大气度、大担当的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给儿子的信》的第一封信就是写给刚刚离家去远方求学的儿子,充满了父亲的挂念和期盼。雏鸟初次出窝,放飞了之后怎么办?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家长和每一个同学深思的方向性问题。《给儿子的信》告诉我们,首先应该守住根本,根正才能苗红。“请不要忘记,你是谁,从哪里来。请不要忘记,我们的根是劳动人民、是土地、是神圣的面包……”信中话语透露出父母的拳拳之心,这些殷殷的心声应该成为儿子(每一个游学之子)约束离缰之势的戒尺和树立高远目标的警醒。其次,善于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用美来涵养和规约自己的言行,“一个手里握着鲜花的人是不可能做坏事的”。

  第二,学做又红又专的执著之人。这样的人勤于思想,不随波逐流;热爱真理,坚持信念,具有深刻的思想,能够用深情厚爱构筑宁静港湾。最为重要的是热爱祖国,愿意永远与她同呼吸共命运。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是,如果没有人去阅读、阐释与发展,那么它就只能是一个个摆放在书架上或静卧在图书馆里的物件,失去生命,丧失教益。它需要有人为之付出辛劳。读书是学生的天职,读书是精神的旅行,读书也是艰苦的劳动。“如果你想成为一个真正的——有创造力的、善于思考的专家的话,那么在大学里的学习就是一件炼狱般艰难的事情。这里绝对没有任何轻松的东西。”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它能在教与学中,“赋予知识以人性”,让学习“充满高贵和高尚的情感”。这样,知识和书本也就不再是冷冰冰的,枯燥的,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而是我们的知心朋友和走出迷津的引路人。在全球化时代,如何成为一个高尚、高雅、高贵的人,这是我们的教育和自我教育应该关注的。

  第三,学做用劳动成就梦想的人。劳动创造人,劳动创造一切。德育立魂、智育立心、体育立神、美育立情、劳育立身,劳动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座。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经受磨难,感知艰难,体验收获的欢乐。“在人的劳动成果中,能够蕴含有美和美好的东西。”苏霍姆林斯基举例说,一个挤奶女工是普通的,但她却是生活的创造者。事实是“假如不是有这个普通的、平凡的挤奶女工的劳动”,就既不会有美妙歌曲和交响曲,也不会有科学上的大胆假说。专业不能只是我们“挣糊口之粮”的工具,而应该成为点燃我们人生火炬的“圣洁的火花”。“请努力追求完美”,努力成为一个专业扎实,业务过硬,又具有广泛国际视野、充分文化自信和娴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时代新人,“这才是培养职业志向的正确道路”。

  “行成师范,文为丽则”(《艺文类聚》五十二)。师范生是光荣的,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请细细品读苏霍姆林斯基《给儿子的信》,这是一本小书,但一定会“成为照耀你的生命的火花”!


来源:《中华读书报》(2021年10月13日 图书推荐)

https://epaper.gmw.cn/zhdsb/html/2021-10/13/nw.D110000zhdsb_20211013_1-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