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邑湖北黄陂是孕育教育家的摇篮。这些影响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又成为作家创作的素材。多年来,裴高才先生在潜心发掘、钩沉乡贤“史记”方面,多有用力,成果丰硕。从钩沉古代书院教育家的《程颢程颐传》、刻画当代海外华人教育家传奇《田长霖新传》,到刚刚推出的近现代教育家传记《中华大学校长陈时》;从《首义大都督》《范熙壬传》《“铸剑”先驱》《胡秋原全传》那样的名人传记系列,到“黄陂传”《无陂不成镇》与非遗专著《木兰传说》那样的民风民俗研究成果,都为黄陂、武汉及悠悠荆楚文化研究,乃至中国教育史平添了一笔绚丽的色彩。
常言道“无陂不成镇”,那里的“九老十八匠”为求生浪迹四方,也把黄陂人吃苦耐劳、凭手艺到处创业的精神带去了各地。然而,黄陂人的厉害不止于此。那里古有花木兰传奇,后有黎元洪、蔡济民等人为民国建功,是黄陂人尚武精神的体现;那里还有儒学大师程颢、程颐留下的足迹,也是科学家田长霖、文化人胡秋原,诗人曾卓、绿原的故乡,汇聚了黄陂人崇文的灵气,一直回荡不息。在这些黄陂人身上,集中了“惟楚有才”的心劲、建功立业的实力。“黄陂文化”因此显得元气充沛、活力四射。现在,裴高才联手陈齐写成《中华大学校长陈时》一书,为黄陂文化史新添一页,可喜可贺!
原中华大学校长陈时先生,生逢乱世,曾留学日本,后投身武昌首义,弘扬了尚武精神。民国建立以后转向教育兴国,在其父创办的中华学堂基础上办起的私立中华大学(今华中师范大学前身之一),为民国第一所私立大学,筚路蓝缕、艰苦创业、惨淡经营、成就辉煌,一直到1952年院系调整,在长达四十年的动荡岁月中,培养出哲学家冯友兰、经济学家王亚南,革命家恽代英、林育南、陈潭秋、陈昌浩,文学家张光年、书法家王遐举等英才俊彦,谱写出楚魂新篇,一时有“南陈(时)北张(伯苓)”之誉,真了不起!
由此联想到美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华裔及亚裔大学校长的科学家田长霖,还有曾任复旦大学教授、暨南大学教授的胡秋原,是可以看出黄陂人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热忱,与教书育人事业的深厚缘分的。我也由此想到了“有教无类”的孔夫子、修复白鹿洞书院的朱熹、行乞兴学的武训、创办过多种实业和多所学堂的张之洞,还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平民教育家陶行知……这一缕各行各业人都注重教育的心力,从古到今,延续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与精神,绵绵不绝,令人深深感动。在战乱年代里办学,其艰难万苦,可想而知!到了现代化兴旺发达的今天,那些教育家前辈育才的远见与能耐,才大放异彩。他们的事业,后继有人;他们的道路,值得研究。
关于陈时先生的事功,我们知道得太少太少。读过这部书稿,我看到了那条老一辈教育家走过的不平凡之路——从小受家教熏陶,心田中洒下程颢、程颐的精神雨露,已见前缘;加上作者对黄陂历代先贤办学传统的爬梳,又理出地缘文化精神的脉络,于是,家教与乡学为教育家(还有其他英才)的成长打好了基础。在时代的巨变中,又接受了新学的滋养,并得留学机缘,负笈东灜,这也是那个年代许多志士仁人的共同选择。
传主有国学的基础,又有西学的新知,更加革命风云的影响,以及与众多志同道合人士的各种交往,一切因缘际会,归结为创业的雄心壮志。尤其是对于日本现代教育的情有独钟,使主人公在多元的格局中选择了献身教育。这便是大时代中的个性选择了。作者写出了历史背景的深远、历史机缘的巧合,也就写出了教育家成长的偶然与必然。于是,一部名人传记也就赋有了厚重的文化底蕴,还有隽永的哲理意味。
办学不易,一如办实业、闹革命,都不易。陈时在政坛上见到的乱象促使他矢志办学,因此一度受到亲友误解,乃至黑暗势力的诽谤中伤,但他毫不动摇!那股倔强是许多成就事业者的基本心理素质。从不惜倾尽家产筹措办学经费到四方延揽名师、殚精竭虑拉赞助,脚踏实地一点点积聚着人气,终于逐渐产生了影响,得到社会认可;再经几度风雨硝烟,也坚持独立自主的办学方针,走出私立学校的独特道路,可谓“八面来风吹不动”“咬定青山不放松”,在现代教育史上写下光辉的篇章。
围绕着传主的这一主线,作者查阅了大量史料,在记录办学历程的同时,也还原了那个时代的社会光影——从教授的收入多少到那些趣闻,诸如语言学大师黄侃讲课常常忘了下课时间;从教育家关心教职员工的特殊细节,又如陈时每年为全校员工制作肖像铜版,并装在嵌有员工肖像与名字的木盒内分赠,到办学报《光华学报》遭遇的坎坷……由此可以感受那个时代五味俱全的浓厚生活气息。
因此,这本传记不仅通过一位教育家的奋斗历程进一步彰显了敢为人先、奋发有为的楚魂(这也是荆楚文化之魂、黄陂的民魂吧),而且,因为重现了一个时代的乱云飞渡、生活质感而成为了解那个过去时代的一扇窗口。
也因此,尽管私立武昌中华大学已经隐遁在了历史的烟云中,那排除万难、重教兴学的精神却留在了天地间,并在后来的华中师范大学的办学道路中得到了继承和发扬。今天由华师出版《陈时》,献礼中华大学110周年华诞,即是明证。
机缘巧合。我童年曾经在黄陂的军营中生活过,后来在武汉,又在黎黄陂路住过几年。到了改革开放的年代,在华中师范大学求学、任教,长达十四年,因此对黄陂文化、母校的历史一直有浓厚的兴趣。所以,当裴高才先生约我为这本传记作序时,我也觉得有一种因缘际会的欣喜感,一气呵成了这篇序文。我也希望有缘读到此书的朋友,能够从这本书中感受到一种感人的热忱、汲取为了事业努力打拼的力量。特别是在这个民间办学之风再度归来、各种私立学校已经遍地开花结果的年代,这本书对于有志于办学的人们,定会产生激励与启迪的作用。
但愿能读到更多研究黄陂文化、武汉文化、荆楚文化的佳作!
来源:《湖北日报》(2022年4月29日第19版)
https://epaper.hubeidaily.net/pc/content/202204/29/content_166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