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图书内容页

  • 书名:规训与抗拒:教育社会学视野中的学校生活
  • 编著者:胡春光
  • 丛书名: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论丛
  • 版次:1-1
  • 定价:71
  • 印张:23.5
  • 出版日期:2017-12
  • 适用对象:高等教育管理者及研究人员、对教育感兴趣的普通读者
  • 中图法:G40-052
  • ISBN:978-7-5622-8032-3
  • 开本:16
  • 字数(千字):350
  • 页码:376
  • 责编:胡小忠
  • 装帧:精装
  • 图书类别:学术著作

图书简介

现代教育学对人“科学化”的解释,导致人被当做一种客观的改造对象,使教育中的“人”在历史的演进中不断地被推论和建构。教育对人性尊严的贬损和生活价值的轻怠,教育表现出对个人的预制、压制、处罚、奴役、灌输等特征,致使以“成人”为宗旨的教育演变成消解个体理性自律的“规训化教育”。本书以一所小学为真实场景,从教育社会学的视角,对这所小学的日常生活进行了细致的描述,真实而感性地再现了教育现场中规训化教育的力量与存在,探究了现行教育的局限与不足,并深切分析了学生被规训和学生自发抗拒之间存在的结构性矛盾。本书采取一种融入反思与近距审视相结合的视角,试图在教育理论与教育事实之间构筑起对话的长廊,正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真情实感,期望借此拓展教育理解和批判的空间。

作者简介

胡春光,男,1976年3月生,河南新县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兼任全国教育效能学术委员会副理事长,全国德育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教育社会学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法规司课题、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共21项。出版专著1部,参编专著1部。在《高等教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62篇,其中CSSCI及CSSCI扩展版论文25篇;8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社会学》、《教育学》、《中小学校管理》、南京师范大学《德育文摘》等转载;2014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目录

引论 教育中人的失落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论题说明 一、研究缘起 二、论题说明 第二节 文献回顾及研究目的 一、文献回顾 二、研究目的 第三节 研究视角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视角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核心概念及框架结构 一、核心概念 二、框架结构 第一章 权力的眼睛:规训化的身体与规训化的教育 第一节规训化身体的图像 一、身体规训的思想根源 二、社会身体的历史发展 三、身体的政治管制技术 第二节规训化教育的谱系学考察 一、教育中的普遍惩罚 二、规训化教育的诞生 三、规训化教育的历史 ……

编辑推荐语

本书为2017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论丛”之一。其特色是采取一种融入反思与近距审视相结合的视角,试图在教育理论与教育事实之间构筑起对话的长廊,正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真情实感,期望借此拓展教育理解和批判的空间。主要从教育社会学的视野探讨学校生活中形塑学生行为的规训技术与策略,学生如何通过抗拒行为寻找逃逸空间,即规训与抗拒在学校生活中是怎样表现的。

高等教育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子系统,它与经济、政治、文化等子系统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高等教育作为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与人的发展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同时,高等教育自身又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多主体的系统,不仅大学之间,大学内部各组织之间,领导、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错综复杂,而且与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层次的高等教育与多元化的社会之间形成了越来越密切的互动关系。现代社会,高等教育的存在和发展越来越离不开政府和社会在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政策、环境等方面的支持与促进;社会的发展也越来越离不开高等教育及其研究的引领与推动。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用经济学“核心—边缘”理论研究二战后的经济社会现象与教育特别是与高等教育的关系时,发现在知识成为经济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资源与生产要素后,高等教育逐渐从游离于社会之外的“象牙塔”进入社会的边缘区,并渐次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要素,从而提出了著名的高等教育“从边缘走向中心”的发展趋势理论。从二战后高等教育对许多国家发展的实际影响来看,高等教育已成为促进国家科技振兴、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的必要条件;从高等教育对社会个体的影响来看,高等教育不仅是提高个人素质、开发个人潜能的重要基础,更是促进社会流动、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途径。的确,高等教育对社会及个人的影响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巨大,社会变革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