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图书内容页

  • 书名:理念与追求:大学发展的思考与探索
  • 编著者:董泽芳
  • 丛书名: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论丛
  • 版次:1-1
  • 定价:108
  • 印张:36
  • 出版日期:2018-01
  • 适用对象:高等教育管理者及研究人员、对教育感兴趣的普通读者
  • 中图法:G647
  • ISBN:978-7-5622-7942-6
  • 开本:16
  • 字数(千字):510
  • 页码:576
  • 责编:熊然 冯会平
  • 装帧:精装
  • 图书类别:学术著作

图书简介

该书基于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背景,针对当前大学改革与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全面和深刻的思考。内容涉及到对大学价值取向的追寻、大学发展形势的分析、大学治校理念的思考、大学目标管理的考察、大学制度改革的设计、大学教师队伍的建设、大学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大学文化问题的研究等方面。该书注重理论运用的多元性、分析视角的多层性与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对于大学的各级领导、高教研究人员,以及教育专业的师生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的指导价值。

作者简介

董泽芳,男,汉族,1945年9月出生,湖北红安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研究与实验》杂志主编。曾任华中师大教育系副系主任、学报主编、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兼党总支书记、荆州师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华中师大高教所所长等职务。兼职有中国教育社会学专委会副理事长、中国高教管理研究会与高等教育专委会常务理事、中南地区高教管理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湖北省教育学会副会长、湖北省高教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主持全国、省级课题26项。独著和主编《教育社会学》、《大学的理念与追求》等专著33部,参编多部。在权威及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60余篇。获全国、省级教学、科研奖31项,及省优秀教师、曾宪梓基金优秀教师奖等荣誉。

目录

第一章 大学价值取向的追寻 第一节 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变迁的回顾与思考 一、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变迁的内涵与意义 二、60年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变迁的历程及评价 三、我国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特点及其趋势 第二节 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价值取向正向变迁的思考 一、科学发展:高等教育价值变迁的指导思想 二、多元和谐:高等教育价值变迁的总体目标 三、以生为本:多元价值体系中的主轴价值 四、统筹兼顾: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变迁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高等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通才与专才结合 一、“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的历史回顾 二、“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的时代局限 三、新的“通专结合”是高等教育应然的目标取向 第四节 高等教育质量的价值取向:统一与多样并行 一、多样性的质量标准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结果 二、统一性的质量标准是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迫切要求 三、两种标准和谐统一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应然选择 第五节 高等教育公平的价值取向:公平与效率兼顾 一、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复杂辩证关系 二、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兼顾的时代价值 三、合理分流是实现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兼顾的最佳途径 ……

编辑推荐语

本书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论丛”之一。本书从大学价值取向、大学治理、大学制度、大学教师队伍建设、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等多角度切入,系统论述了我国高校在新时期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并就此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本书逻辑严密,立论充分,对我国高校发展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前言

理念者,理想和信念也。理想是人生前进的指路明灯,信念是人生奋斗的力量源泉。幼年丧父的我,最初的理想就是希望能多受点教育,因为教育既是人生潜能的开发器,也是个人价值的提升机。年轻时的理想就是能够当一名学生喜爱的老师,因为向往“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乃人生一大乐也! 回顾已走过的七十二年的人生,应该说我是一个时代的幸运儿。“千金难买少年穷”,我七岁丧父,幼时家庭生活的困苦让我很小就得到了意志的磨练;有幸在高中毕业后,在家乡当了多年的农民夜校、民办小学与民办中学的老师,使我较早体会到在农村学校当一名老师的责任与艰辛;有幸在而立之后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圆了我早年的大学梦;有幸在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华中师范大学,当了一名大学教师;有幸在天命之年被委以教育部中南地区高校干部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之职,使我成为了一个培养大学教育管理干部机构的负责人;更有幸的是,在我54岁时,被任命为荆州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使我有机会全面管理一所大学。 这次任命对我来讲,既是一次学习和锻炼的机遇,更是一次严峻的挑战,责任重于泰山, ……

精彩内容

第八章论大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然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大学所培养的学生,首先必须具有较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家国情怀。因此,大学应该充分认识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利用自身的文化优势,采取有效措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