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图书内容页

  • 书名:《老庄学研究》第一辑
  • 编著者:刘固盛
  • 丛书名:其他
  • 版次:1-1
  • 定价:55
  • 印张:12.25
  • 出版日期:2022-12
  • 适用对象:传统文化爱好者
  • 中图法:B223.05
  • ISBN:978-7-5622-9940-0
  • 开本:16
  • 字数(千字):276
  • 页码:196
  • 责编:梅杰
  • 装帧:平装
  • 图书类别:学术著作

图书简介

本书是国内一批从事老庄学研究的学者所撰写的论文结集出版,内容有关《老子》《庄子》文本的考证、老庄思想的阐释,历代老学、庄学的研究等多个方面,具有较高的学术质量。本书汇集了熊铁基、盖建民、张广保、强昱等著名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其出版(包括后续著作)对推进老庄学和道家文化的研究,进一步提升华中师范大学道家文化研究的影响力,加强中国史一流学科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

刘固盛,男,1967年生,历史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老学通史”首席专家,出版《宋元老学研究》《宋元时期的老学与理学》《道教老学史》《老庄学文献及其思想研究》等学术著作12部,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为《老子集成》常务副主编,学术成果多次获省部级奖励。

前言

《庄子·天下》篇中所说的“百家之学”,反映的是战国时期有“诸子百家”存在的事实。后来司马谈《论六家要旨》之分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汉书·艺文志》之分九流十家,也是对诸子百家的一种归类。庄子也有他自己的分类,并且分别予以介绍和评论。其中,就有关尹、老聃一派,庄子自己也称一派。但是他称关尹、老聃为“博大真人”,极其崇敬。战国时期,老子已有了崇高的地位,黄老学的流行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从汉代开始,老庄相联,但老学、庄学是各自独立发展的。在“百家之学”中,始终是热门学问之一。从魏晋南北朝开始,与儒学、佛学、玄学、理学等等相互影响,在中国文化史上成为一种独特的现象。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老子、庄子。 上世纪末,随着《老子》《庄子》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展开,有学者如朱伯崑、钟肇鹏等先生在一些会议上提出要写《老学史》的问题。1993年末,张岂之先生在西安举办第二次“老子思想研讨会”,命我参加并指定发言,我想来想去,想了一个整个历史发展中《老子》被学习、研究的大致情况。发言后,张先生十分肯定,我建议他组织编写《中国老学史》,他不置可否。回武汉后,我立即打稿邀约人编写,恰逢福建人民出版社的资深编辑李瑞良先生来汉造访,积极支持这一想法,于是我邀约当时的青年学者马良怀、刘韶军动手。1995年《中国老学史》第一次出版,短时间内印刷了三次,出版社也感到意外。后来,又组织出版《二十世纪中国老学》。再后来就是2000年后参加安徽蒙城在北京举行的第三次“庄子研讨会”,我按照写“老学史”的思路,作了一次发言。社科院余敦康先生敏锐地感觉到我会写庄学史,不久我就组织编写了《中国庄学史》。 本世纪初,我们成立道家道教研究中心时,初步具备了老庄学的特色,并且按预定计划陆续有一批深入研究老学、庄学的博士论文产生。2011年,我们出版了大型图书《老子集成》,作了历史性的总结。在回首此研究的基础上,刘固盛教授主编的多卷本《中国老学通史》也即将出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与香港青松观联合举办了三次大型的“全真道与老庄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规模较大,影响不小(因疫情中断了)。研究中心主任刘固盛教授又在组织《庄子集成》的编写工作。老庄学研究一直在稳步、不断开拓地进行着。为了“老庄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华中师范大学道家道教研究中心计划出版一个丛书——《老庄学研究》,此事得到本省武当山道教学院的支持,事情就水到渠成了。 本刊的目的是促进“老庄学”研究的深入发展。《老子》《庄子》两书在中国历史上影响了两千多年,从汉代的儒学到魏晋的玄学、外来的佛学、后来的理学等等,从来都没有忽略过《老子》和《庄子》。固此,老学、庄学是客观存在的,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发挥着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时至今日,一方面《老子》《庄子》思想的当代价值和意义,值得进一步阐发;另一方面,历史上的许多问题也值得再认识、再深入探讨,例如老子其人其书与庄子其人其书的关系似乎就可以进一步研讨。郭沫若在《十批判书·庄子的批判》中曾说:“庄周自己并没有存心以‘道家’自命……结果他在事实上成为了道家的马鸣、龙树。”印度婆罗门教的马鸣及其弟子龙树成为佛教的开宗之祖。这里提示我们庄子在道家中的地位以及老庄思想的关系,都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这方面的研究似乎并不多。也许这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课题。 我们创办《老庄学研究》就是想在上述诸方面都起一定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