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概况

企业文化

从亚洲的视野看辛亥革命——评《雷铁厓集》

《雷铁厓集》是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文库”中的一部。与该系列其他著作不同是,这部著作将考察辛亥革命的视野从国内扩大到整个东南亚,为后来的辛亥革命研究者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视角,即从亚洲的视野看辛亥革命。

雷铁厓的一生,经历了辛亥革命的酝酿准备、胜利和失败的全过程,他虽然出生于川南自流井一个风气相对闭塞的家庭中,但他参与辛亥革命的大半时间都侨居国外,如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1904年底,在严重的民族危机刺激下,在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后,雷铁厓 “一曲骊歌辞祖国”,冲破家庭阻力,奋然走上了革命道路,满怀求道者的虔诚心愿东渡。到达日本后,雷铁厓即加入同盟会。他未曾接受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直接进入了革命的中心,开始了文字鼓吹的革命生涯,创办《鹃声》杂志,为各大进步报刊撰稿,其文章的主要思想是宣扬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和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但他并没有仅停留在政治批判上,还把笔锋指向思想领域,揭露封建纲常名教对中国人民的毒害“杀人于无形”。同反帝反封建的宣传文字相应,雷铁厓还针对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以及革命队伍中出现的某些思想倾向加以批判,如批杨度、评章太炎等。

1910年秋,雷铁厓前往马来西亚的槟榔屿筹组《光华日报》,随即主持该报笔政一年有余。从本书中雷铁厓此一时期的论战文章,可窥知辛亥革命前夕南洋地区的思想战线和斗争的大致情况。孙中山经常用“华侨是革命之母”来褒扬爱国侨胞在辛亥革命中的辉煌功绩,彼时,东南亚爱国华侨到底为这场革命输送了多少子弟和金钱,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数字,但由雷铁厓主持笔政的《光华日报》宣传的效果中可见一斑:武昌起义仅一月,马来西亚槟榔屿一地剪掉辫子宣示与清政府割断关系者即达五千余人,十一月三日,革命党人在该地举行募集捐款的集会,参会群众达数万人之多。与此同时,雷铁厓还十分注重对广大华侨的教育疏导工作。这一工作仍在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两大主题下进行。一方面,雷铁厓始终不懈地揭露清政府的种种腐败情况,如黑暗暴虐的内政,丧权辱国的外交,以骗人为目的的预备立宪,以骗钱为宗旨的侨务政策等;另一方面,他又耐心细致地启发广大华侨的思想政治觉悟,从宣传剪辫和男女平等,到破除神鬼迷信和侨胞的地域观念,乃至提倡华侨子弟学好中文,投身革命,还撰文表达对华工反抗殖民地工头正义行动的支持。

民国建立后,雷铁厓短暂地参与了政府的组建过程,同时兼代《民主报》主编,对袁世凯政府持批评态度。后宋教仁于1913年被刺,雷铁厓再度远赴南洋,在新加坡创办《国民日报》,成为革命党在海外的重要喉舌之一,继续在意识形态领域从事荡涤陈垢的工作。

犹如辛亥革命的后果是成功与失败参半一样,雷铁厓的一生也是战斗性和悲剧性交织的一生。但他的文集给我们的启示却是积极昂扬的。从早年留学日本始,雷铁厓即投身昂扬高涨的辛亥革命潮流之中,他后来历次回国、侨居东南亚各国,但他的革命精神丝毫没有放松,他以笔为剑,与封建统治展开了激烈的搏斗。这部文集不仅反映了雷铁厓在辛亥革命前后的思想历程,也如实描述了东南亚一些国家该时期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对此的反映。

以前对辛亥革命的研究多限于国内,主要研究爆发辛亥革命的国内起源、过程及结果,考察围绕辛亥革命而展开的国内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变化和博弈,而实际上,辛亥革命的产生不仅有国内的原因,还有源自国外的外部因素。参与辛亥革命并对革命产生推动作用的,不仅限于国内人民,海外华侨甚至外籍人士对辛亥革命的组织策划及全过程都有参与,并在革命后的民国建立过程中出谋划策;辛亥革命的结果不仅在国内造成了影响,还在全亚洲甚至全世界造成了非凡的影响力。所以,辛亥革命研究不仅要关注国内,还要从亚洲甚至全世界的视野来研究。这也是这部《雷铁厓集》给我们的启示。

(《雷铁厓集》,唐文权 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精装,9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