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概况

企业文化

《湖北民间文化丛书》跋

湖北地处中国中部,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是中国南北交通的枢纽,号称“九省通衢”。早在七八十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的活动。西周时期湖北地区曾有许多方国,后来其中的楚国兼并群雄,成为雄踞南方的泱泱大国,问鼎中原,威震华夏,历八百年兴衰,创造了灿烂的楚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湖北民间文化的底蕴非常丰厚,除了以江汉平原为主体的荆楚文化外,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还与周边文化不断融合,形成了秦楚文化、巴楚文化、夏楚文化、吴楚文化等亚文化圈。湖北民间文化传统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元素,既保存了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同时也具备多元文化的风格。

湖北的民间文化资源很早引起了学界的注意,许多文化工作者上山下乡,辛勤采录这些民间瑰宝。早在1930年代,北京大学的《 歌谣周刊 》就曾发表过黄朴搜集的19首武汉蔡甸区的歌谣。1950年代,大批文艺工作者深入民间,采录了许多歌谣与民间故事,如《 湖北文艺 》刊载的苏区革命歌谣,扬子江采录的《 洪湖渔歌 》等。1955年,中南人民文艺出版社出版民间故事集《 种桃老人 》。宋祖立、吕庆庚、夏昭明等搜集整理的民间长诗《 双合莲 》和孙敬文等搜集整理的《 钟九闹漕 》,于1955年和1957年先后推出,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关注。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民歌运动中,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学院和中南民族学院等校中文系师生纷纷投入采风活动,出版了《 土家族歌谣选 》、《 哭嫁歌 》、《 一人唱歌万人和 》等民间诗歌集。

1979年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恢复工作后,民间文艺事业进入新的时期。1981年12月,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湖北分会正式成立。80年代初期,省民协在全省各地区举办民间文学骨干培训班,培训了300多名生活在基层、热爱民间文化又懂专业知识的队伍。在这个时期,省民协组织编写了三套丛书:一是《 湖北民间文学资料汇编 》14种;二是“长江民间文学丛书”——《 巧媳妇 》、《 杜老幺 》、《 千古风流 》、《 山川佳话 》、《 桃花洞 》等;三是按歌谣、谚语、故事、传说、寓言、笑话等体裁分门别类编印的“研究资料选辑”。省民协召开的“全国机智人物故事研讨会”、刘不朽采录的《 鄂西情歌 》和胡崇峻采录的长诗《神农架〈黑暗传〉》等,在全国引起了热烈反响。

1980年代中期以后,根据国家安排,湖北民间文化工作者将主要精力投入《 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 》的编撰工作。据1991年粗略统计,湖北省在普查中共采录故事2万4千余篇,歌谣15万多首,谚语60多万条。编印成书的故事资料本43种,歌谣资料本34种,谚语资料本38种,其中正式出版的有25种。湖北三个集成的省卷本均已完稿出版,受到人们的好评。在民间文学普查工作过程中,发现了一大批杰出的民歌手和故事讲述家。如五峰县的刘德培,宜昌的刘德方,咸宁的仙人爹,长阳县土家族的女故事家孙家香等。还出现了伍家沟故事村、吕家河民歌村、青林寺谜语村等民间文化资源特别丰厚的村庄。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民间文化保护与研究工作揭开了新纪元。2004年中国加入了联合国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 》,民间文化的发掘与保护工作由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湖北省的民间文化采录与保护工作围绕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工作展开。到目前为止,湖北省公布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第一批为98项,第二批为66项,第三批为106项。2009年9月,由湖北省牵头申报的中国 端午节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成为首个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传统节日。这些非物质文化代表作的发掘,表明湖北的确是一个民间文化资源非常丰厚的大省。

我们的这套丛书,正是在湖北丰富的民间文化蕴藏中精选出来的。值得说明的是:由于许许多多热爱民间文化的各界人士,尤其是省民协培养的大批骨干,像辛勤的蜜蜂一样,长期在深山老林、田间地头、高山平原、河湖港汊不懈地工作,才把湖北民间文化的精华从老百姓的口头传承转向书面记载,其中许多著名采录工作者,如龚发达、王作栋、李征康、胡崇峻、郑伯成等,还有一些不计名利默默工作的组织者,如江云、李继尧、韩致中、傅广典等,以及长期从事湖北民间文化研究的刘守华、李惠芳等,可以说他们都是湖北民间文化事业的功臣。我们今天在欣赏这些美好的民间文学作品时,理应向他们,还有那些创作和传承这些作品的人们致敬!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慧眼识真金,决定将这些来自民间的口头文学作品精心挑选一批来出版,这不但传承了民族的文化遗产,还能丰富我们今天的生活,给我们以教育和娱乐,使我们再次享受祖先的精神创造,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华中师范大学民间文学教研室是全国五个民间文学博士点之一,也是文化部表彰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保护先进集体之一,教研室师生非常高兴地接受了这一任务,从湖北1980年代以来编印和出版的大量民间文学资料中,精选出了这些作品。希望能够达到传承民族文化遗产、丰富读者精神生活的目的。当然,由于时间和资料的限制,遗珠之憾可能在所难免,敬希读者批评指正。

陈建宪

2010年3月7日于华师桂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