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概况

企业文化

以生为本 厚积薄发——评胡亚敏主编的《比较文学教程》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已出版了十几部比较文学教材,这些教材各具特色,显示了中国学者在比较文学研究上的探索和成就。相比较而言,华中师范大学胡亚敏主编的《比较文学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是比较晚的事了。不过,这本教材的优势也正在于它的厚积薄发上。该教材的主编是新时期比较文学的弄潮儿,1985年胡亚敏就参加了在深圳大学举办的比较文学讲习班,1986年又到香港中文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中心作访问学者,从1987年至今一直在本科生中开设比较文学课程。20多年来,主编在讲授比较文学课程的同时,努力追踪中外比较文学的最新发展,并对当下英美高校比较文学教材和课程设置问题作了专门研究,积累了大量比较文学资料。在多年讲授比较文学的基础上,胡亚敏于1995年完成《教程》初稿,又经过长达9年时间课堂教学检验和不断修订,于2004年出版《比较文学教程》。可以说,这本教材是主编20多年有关比较文学教学和研究成果的结晶。

作为一部面向本科生的教材,不宜过厚、过细、过难,应既适合本科学生的接受水平,又为教师的讲授留下余地,胡亚敏主编的《比较文学教程》符合这样的要求。该教材追求以生为本的编写理念,一切从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可接受性出发,是一部本科学生比较文学入门的理想教材。

首先,该教材体例简明扼要,结构清晰完整。全书共四编计十五章。第一编为“比较文学的历史和性质”,介绍和梳理了比较文学的历史、范围和方法;第二编为“比较文学理论概要”,分别考察了流传学、渊源学、媒介学、主题学、文类学及比较诗学等六个子学科的研究内容和具体方法;第三编为“跨学科研究”,探讨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文学与社会科学、文学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第四编为“中西文学比较研究”,主要探讨了中西小说、诗歌、戏剧文学在历史发展中的异同和联系。各个章节各司其责,简易清楚,疏而不漏,使学生对比较文学的整体概况有比较明晰的把握。

该教材的第二个特点是深入浅出,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与那种内容繁杂、表述晦涩的教材不同,由于主编长期从事比较文学的本科教学,因此该教材特别注重学生的可接受性,每当提出和阐述某个理论观点后,都力求运用平实的语言,并通过选择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做个案分析,增加了教材的可读性,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同时,由于该教材主要由主编独立撰写,在概念的解释和行文风格上比较统一,避免了内容和叙述上的重复。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比较文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外,该教材还通过演示比较文学各分支学科的具体方法,为学生们在课后运用比较文学的理论方法观照中外文学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步骤。

具有理论深度和前沿性,这是该教材的又一特点。由于主编是从文艺学的角度切入比较文学的,其理论素养为教材编写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教材中,胡亚敏将比较文学定位于“跨文化的文学关系研究”,这是颇具创意的见解。针对长期有关比较文学研究对象的争论,胡亚敏明确表示:“比较文学关注的对象一直不是‘文学性’”(238页),“文学关系始终是比较文学这门学科的出发点和最终指向”(240页)。在教材中,不乏这样一些对学科前沿问题的思考,教材中关于比较文学的新思考和一些睿智的论述体现了主编执着探索的勇气。顺便说一句,主编在教学之余,还翻译了三部译著,而翻译的经历不仅使教材编写直接与异质的语言文化对话和交流,而且使其理论触角进入了世界的前沿。

当然,这部教材并非尽善尽美,还需要不断修正和完善。我们不妨用《比较文学教程》的最后一段话作结:“我们不必把比较文学建成一个精致、高贵的殿堂,而最好把它设计成一个四通八达的广场,广场所具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正是比较文学存在的魅力所在。比较文学在发展中可能还会出现种种危机,这是它的动态性的学科性质决定的,但它毕竟已成为一门具有自己独立的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的学科。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比较文学都会在不断变化的诠释中更新和存在。”

注:该教材除在湖北省多所院校使用外,还在广东、江苏、湖南、河南、福建等省的院校使用,一年内已销售近万册。有学者评论:“胡亚敏主编的《比较文学教程》是一部集作者多年比较文学研究体验和比较文学教学经验为一体的、在许多方面有自己独到追求的比较文学教材。与从前出版的比较文学教材相比,它的特点是理论概念准确,学术思路清楚,关注学科前沿,时有独到的见解。它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就是比较文学研究与比较文学教学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是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最佳之路。”(见《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