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企业动态

这本书,获教育部第0001号奖

15年积淀,50万字鸿篇巨制

以深耕回应时代

以创新对话世界

这是一部镌刻着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话语的学术丰碑

顾海良先生撰写的

《永远的恩格斯》

荣获教育部第九届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一等奖

证书编号为第0001号

国内研究恩格斯思想的权威之作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原创性著作

让我们一起重读经典

探寻永恒的恩格斯与不灭的思想之光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是教育部表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取得的突出成绩,鼓励严谨治学、勇于创新、铸造精品,推动高校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重大举措,是目前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最具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奖项,代表了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顶尖水平。”





15年磨一剑,9个月50万字的一气呵成

“如何更好地阐释恩格斯思想研究的中国话语,是这本书最想要表达的思想内涵。”



2020年11月28日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诞辰200周年纪念日。

从2019年起,顾海良先生撰写《永远的恩格斯》书稿。年逾七旬的他每天伏案10多个小时全力以赴写作,重读了恩格斯的主要著作,梳理了数十年的学术积淀和对恩格斯研究的心得和体会,对此前没有注意的恩格斯著述有关章节进行了深入研究,最终完成了4篇25章50万字的书稿

2020年11月15日,在恩格斯诞辰200周年纪念日来临之前,北京大学举办了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永远的恩格斯》新书出版会。顾海良先生在谈到这本著作时表示:“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的传播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我们也真正地进入了21世纪,所以在这个节点上来纪念恩格斯意义非常重大。

《永远的恩格斯》全面回顾了恩格斯的思想历程、革命精神和崇高风范,总结了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中做出的不可磨灭的独特贡献,是国内研究恩格斯思想的权威之作,也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原创性著作。




构建恩格斯思想研究的“中国话语”


“我在这本书中最希望说清的一点就是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创立者。”

在《永远的恩格斯》一书中,顾海良先生以历史为主线,系统地阐述了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做出的伟大贡献,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新的见解,阐释了恩格斯和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共同创立者这一观点,并且用《永远的恩格斯》作为书名,突出强调恩格斯伟大贡献的价值和意义。

“面对西方理论界一些学人对马恩的质疑甚至谣诼,我希望发出中国声音,恩格斯和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创立者,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与时俱进的属性,是其在21世纪乃至更远的未来依然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顾海良先生在这部厚重的著作当中,以恩格斯一生的思想历程和理论贡献为主线,对恩格斯同马克思一起在共同创立马克思主义中的贡献,在共产主义者同盟和第一国际、第二国际中革命活动的意义,在长期科学研究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多方面的拓新,以及晚年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的捍卫、发展和创新等重大问题,作出系统研究和阐释,在学界引起强烈反响。



《永远的恩格斯》全书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导论。

第一篇为恩格斯与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分为十一章;

第二篇为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革命精神,分为三章;

第三篇为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独特贡献,分为五章;

第四篇为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拓新,分为六章。

五大部分的主要内容为:恩格斯与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创立者,他们的名字将永远共同镌刻在马克思主义的丰碑上。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体系和马克思主义方法的形成和发展中做出过杰出的贡献,发挥过独特的作用。1883年之后,恩格斯不仅填补了因为马克思逝世而可能出现的理论上的空白,还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发展和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恩格斯去世已经有120多年,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人类思想历史不可逾越的阶段,同时也已经给人类思想的发展打上了不可消除的烙印。当今时代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恩格斯思想并没有过时,马克思主义永远是现时代的,是深刻认识、科学理解和切实改革当今世界的思想武器。



史论结合还原思想全貌


思想性、学术性、系统性、可读性

《永远的恩格斯》不仅有深入的理论分析和细致的历史叙述,还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对人类优秀成果的批判性继承及其在当今世界思想引领和指导中的重要价值,提出并回答了“怎么概括恩格斯的历史地位”的问题,体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水平、新高度、新成果。

“以生动故事提升理论可读性”虽然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以科学性和深刻性著称,但在《永远的恩格斯》中,顾海良先生通过讲述恩格斯与马克思交往、合作、思想交流的生动故事,深入浅出地揭示了伟大理论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使内容既有思想深度又具大众化特质,极大提升了其可读性和感染力。

在顾海良看来,学界对恩格斯的晚年思想研究依然还有值得深入的地方。如果说以往人们对于恩格斯的认识还或多或少局限于他对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给予无私的支持与帮助的话,那么《永远的恩格斯》则告诉人们,恩格斯不仅填补了因为马克思逝世而可能出现的理论上的空白,而且还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发展和创新做出了重要和独特的贡献。全书逻辑严密、体系完备,实现了史论结合与学术解析的有机统一,为全面认识恩格斯思想提供了系统性阐释。




从中国到世界的学术共鸣和社会回响


“永恒的恩格斯与不灭的思想之光”

“从整体上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不断发展,但其中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这一二级学科发展还相对薄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成熟度。”《永远的恩格斯》是目前比较全面、权威地研究恩格斯的一部学术著作,系统地呈现了恩格斯的思想史和学说史以及整体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集可读性、思想性和学术性于一体。

在国内,本书出版后引起了较强的社会反响,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都以《永远的恩格斯》的出版为契机,举办了不同形式的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的活动。2020年12月,“光明书榜”11月榜单公布,《永远的恩格斯》荣登榜首。2021年,《永远的恩格斯》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资助;2022年项目完成结项工作,验收专家小组评定该项目为优秀项目。2024年,《永远的恩格斯》获第九届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

走出国门,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提供中国智慧。2021年,《永远的恩格斯》阿拉伯语版获得国家“丝路书香”工程项目资助,有助于在国际理论界发出中国学者的声音,让世界人民客观、全面、正确认识恩格斯思想,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和思想智慧。



从基层讲台到学术高峰


顾海良先生在教育领域有着近半个世纪的丰富教学经历。这些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教材体系的重要性,在他看来,“教材建设不能停留在修修补补,必须立足学科发展的整体逻辑。”

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材体系建设工作38年,他担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首席专家,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务,为提升马工程重点教材整体质量作出重要贡献。作为国家教材委员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马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他带领的团队被评为“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作为首席专家主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第二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

“让最优秀的教师来编写最优秀的教材”是顾海良先生一直坚持的原则。多年深耕、积年钻研、数十载求索,顾海良获评“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他担任首席专家出版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018年版)》也于2021年10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材特等奖”



顾海良

1951.01-

顾海良,经济学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育家,现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马工程”重点教材审议委员会主任,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专家、首席专家,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全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

长期从事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致力于马克思经济思想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结合高校管理工作,也对中国现代大学制度改革和发展问题作过多方面的探讨。



来源 | 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

编辑 | 孙小婕

排版 | 吴卓忆

责编 | 陈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