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在汉唐时期就有中国人翻山越岭、漂洋过海,侨居异国他乡。持续不断的向外移民,形成了中国东南沿海以及西南边疆地区为数众多的大小侨乡。《传统侨乡变迁的动力与机制研究——以福建安溪为例》一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分析,聚焦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极具代表性的传统侨乡——福建安溪,系统探讨其在时代浪潮下的深刻变迁,力图揭示其背后的动力机制与发展规律。
侨乡,作为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现象,不仅承载着无数海外游子的乡愁记忆,也是中国联通世界的重要桥梁。改革开放以来,伴随中国经济的腾飞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侨乡地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如何深刻理解这些变迁的内在动力、准确把握其运行机制,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于指导相关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亦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本书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与学术关切,选取了历史悠久、侨情浓厚的福建安溪作为研究个案,对其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考察与分析。安溪,这座以铁观音闻名遐迩的县城,同时也是一个底蕴深厚的传统侨乡,其海外移民史可追溯至数百年前,遍布世界各地的安溪籍侨胞为家乡的建设与发展持续贡献着力量。本书以安溪为窗口,深入剖析了早期海外移民对安溪地方社会经济的初始影响,并详细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安溪在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及文化形态等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特别聚焦于茶产业的崛起、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以及侨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通过对安溪的细致研究,本书提炼出传统侨乡变迁中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和动力机制,为理解中国东南沿海乃至更广阔区域的侨乡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照。本书的核心观点是,安溪侨乡的变迁是一个内外因素共同驱动、多元主体互动耦合的复杂系统过程。其中,海外侨胞的跨国参与构成了早期侨乡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外部动力;而改革开放之后,地方政府的政策引导、市场经济活力的释放以及本土社会力量的崛起共同成为推动侨乡现代转型与升级的关键内部因素。与此同时,侨乡文化在维系侨胞与家乡的情感纽带、增强地方社会凝聚力方面始终发挥着独特而关键的作用。
这部著作之所以能为读者呈现如此深刻的洞察,主要源于其独特的学术特色和内在价值:
(1)研究视角的创新性与综合性。本书巧妙地融合了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安溪侨乡的变迁进行了多层次、多维度的分析,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跨学科研究能力。
(2)理论框架的构建与深化。本书致力于构建一个解释传统侨乡变迁动力与机制的理论框架,突出强调了内外因素的辩证互动以及多元主体的耦合效应,为侨乡研究领域贡献了新的分析工具和理论视角。
(3)实证研究的扎实性。作者深入安溪进行田野调查,获取了大量鲜活的第一手资料,并结合丰富的历史文献,使得研究结论具有坚实的经验支撑和说服力。
(4)现实意义与政策启示。本书的研究成果不仅具有显著的学术价值,更能为其他侨乡地区在制定和完善侨务政策、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提供富有价值的实践参考与政策启示。
本书不仅适合对侨乡问题、海外华人华侨问题感兴趣的普通读者,更能为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人类学、区域研究等相关学科的学者提供深入的学术参考。同时,对于从事侨务工作的政府官员和政策研究人员而言,本书对侨乡发展规律的揭示和经验总结,也能提供决策借鉴。
出版信息
书名:传统侨乡变迁的动力与机制研究——以福建安溪为例
作者:李茂
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10月
ISBN:978-7-5769-0544-1
欢迎广大读者通过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微信公众号及各大图书销售平台订购本书,探寻传统侨乡发展变迁奥秘,深入了解中国基层社会在全球化浪潮中的发展与变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