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媒体报道

长江日报刊载我社《文学艺术的伦理视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艺道德建设》一书评论

道德理想的重构 与文艺的和谐发展

李鲁平的新著《文学艺术的伦理视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艺道德建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版),力图从伦理学视角,重新审视和探讨文艺与道德的关系及其相关问题,显示了作者独特的学术眼界和深切的现实关怀。

鲜明的现实指向性是该著的显著特点。对文艺状况的持久关注和敏锐观察,使作者能够从现实中发现围绕文艺与道德关系而产生的新的问题,并以问题意识来带动、推进个人研究的展开和深入。改革开放三十年,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文学艺术空前活跃,多元并存、和谐共生、自由选择等思想观念已成共识,不同类型、不同理念、不同表现方式的文艺作品适应了大众多方面的精神需求;但与此同时,确如作者所指出的,市场经济的确立与发展,特别是消费社会的日益成型,对文学创作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如文艺家的道德使命意识明显弱化,对任何“说教”、尤其是道德“说教”的反感、嘲讽、拒斥成为大众凸显所谓时尚、先锋、前卫的个性表现,“娱乐至上”也似乎成为评估文艺价值的恒定准则。事实上,即使是在今天,也不会有人断然否认文艺与道德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不过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多重复杂的原因,人们对“道德”一词抱有如同对待“政治”、“真理”、“使命”等词语一样的疑惧、恐慌,乃至采取偏激、武断的立场和态度。研究者正需要由此出发,在对历史梳理与现实扫描中作出自己的回答。

将理论观点的剖析与实践经验的总结相结合,是该著的另一大特点。文艺道德问题并不是一个空洞的理论话题,而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经验性,最终也是在实践中——在文艺作品的创作、传播、接受、阐释、评价的全过程中——体现出来。作者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全书对东西方从古典、现代到当代文艺理论中涉及的相关研讨进行历史考察,并专门论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文艺与道德关系的科学解读。与此同时,作者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将具体问题放置在历史情境予以阐释和评价,对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文艺道德建设的历史特色、宝贵经验和深刻教训作出实事求是、客观冷静的总结和阐发。这也为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重构文艺道德规范体系,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背景与资源。

当然,对于文艺与道德关系这样的“繁难”问题,不可能、也不会有定于一尊的理解和认知,伦理学视域也只是其中一个值得重视的研究视角。文艺与人的生存有关,也关乎人的生存与发展,关乎人的道德状况。李鲁平的这部新著在提醒我们对此加以更多的关注和思考的同时,也期待着回应与对话。

魏天无

(长江日报 2011年1月9日 第九版)

http://cjmp.cnhan.com/cjrb/html/2011-01/09/content_47386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