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媒体报道

河北日报|何处寄乡愁——评晓苏《桂子山上的树》

“人的修炼和树的成长一样,必须具有三个条件,一要有知识的积累,二要有思想的照耀,三要有人格的支撑。”在华中师范大学2015届毕业典礼上,文学教授、国家一级作家晓苏以《桂子山上的树》为题演讲,引起广大学子共鸣。如今,他把自己的一部分随笔结集为《桂子山上的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9月出版),让文化和自然现象互相映衬。

该书共分为五辑,第一辑“人与事”,第二辑“山与水”,第三辑“谈与话”,第四辑“感与言”,第五辑“序与跋”。读完这些文字,感到它们具有一个共同特征——充满了“乡愁”意蕴。

对故乡的怀念,对往昔的留恋,是晓苏文字里的重要风景。《读父》文字厚重,描写了父亲和儿子之间的三件事:五岁时,父亲背着他爬山赶路;读高中时,父亲将自己仅有的一条的确良裤子送给他;他考上大学,父亲扛着箱子送他。这三件事描写得很精细,几乎把父亲的每个动作都写到了,不禁让人想起朱自清的《背影》。“木箱把父亲的头沉沉地压在下面,他一边勾着头走路,一边还要仰起眼睛辨认方向,显得十分别扭而艰难”“父亲把箱子放下来的时候,他的脖子全都磨红了,而脸色却更加苍白,看上去像一张白纸”……这种白描,冷静、客观,但很有力量,真实地写出了儿子对父亲的怀念、感恩,还有愧疚。这类文字,集子中尚有《小说中的母亲》《外婆的红辣椒》《怀念我们的大哥》等,满满都是亲情、乡思。

故乡是我们无法脱离的“母体”。作者在《从良心出发的写作》《从油菜坡生长的小说》等文字中自陈:“乡村系列的小说基本上都是以我的故乡油菜坡为背景的。油菜坡是我出生的地方,可以说是我的生活之根,甚至是生命之根。”因为怀恋、牵挂故乡,晓苏不只在小说中反映、描述故乡,也努力在现实中为故乡作贡献。故乡的中学编选出版了学生的作文集《清溪河拾贝》,他热情地作序,进行指点、鼓励、推介。

热爱故乡,并不是要一味地为故乡唱赞歌。他的许多作品,都是关注乡村题材,关注着那片土地上的疼痛和无奈。诚如他自己所说:“乡村的变化从物质的层面来看,毫无疑问是进步了,但是从精神层面说,我们的乡村却是在大步倒退,情感的荒漠化现象且趋严重。”正因如此,晓苏的文学创作才具有一种苦难意识和担当精神,肩负起了时代的使命和责任。

留存在记忆中的那个故乡,永远回不去了。几十年来的巨变,一切不复旧时模样。好在我们还能经营好自己的精神家园,让精神还乡,让精神找到依托。晓苏多次谈到,“我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是因为良心在写作”。这种精神上的“乡关何处”,本质上是一种更高级的乡愁。在《桂子山上的树》这篇文章中,晓苏以发自肺腑的钦佩,谈到了历史学家章开沅、语言学家邢福义、文艺理论家王先霈三位著名学者,称赞他们是精神之树,因为在他们身上,能感受到知识的积累、思想的照耀、人格的支撑。我想,在这里,晓苏找到了精神乡愁的寄托之处。一个人一旦有了丰厚的知识、闪光的思想、健康的人格,他的精神就有了家园,就不会四处漂泊、无所依凭。


来源:河北日报,2019年11月8日

http://web.hbrb.hebnews.cn/app/share300/ipaper?date=2019-11-08&activeIndex=11&from=single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