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媒体报道

中华读书报|应叫青史有专篇

                                            《中华大学在重庆》,周挥辉、董中锋编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2月,58.00元

 

  中华大学是华中师范大学三大前身之一(另有华中大学、中原大学),由著名教育家陈时于1912年在武昌创办,据说是我国第一所设立本科学历的私立大学,它将中国古代私学的传统教学和近代欧美、日本的现代私立大学体制相结合,开创了近代具有特色的高等教育模式,在现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与价值。民国时期,有“北张南陈”之称,“北张”指私立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南陈”即指中华大学校长陈时,足见其时之名声与影响。全面抗战爆发后,与众多大学一样,为了躲避战火、保存中华文明的火种,1938年秋,中华大学迁至宜昌后坪,不久再迁重庆南岸下龙门浩禹王庙,直到1946年秋季回迁武昌老校舍。

  中华大学这段曲折的西迁历史,本应具有丰富的档案资料,本应在校史或中国教育史上浓墨重彩地书写一笔,但由于战乱、时代因素等,现存的资料非常有限,更不论专门记载的书籍了。近日,华中师范大学周挥辉、董中锋两位教授编著的《中华大学在重庆》一书正式面世,可谓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该书以丰富史料再现中华大学的西迁历史。陈时的孙女陈家益、重庆档案馆工作人员、中华大学重庆旧址附近的老人、民国档案、旧书报刊……作者或采访或收集,历经数年,通过多种途径获取零星的相关资料和史迹,系统整理成书。作者讲究历史的整体观,于本书开篇将中华大学西迁置于抗战大背景下,梳理中国高校内迁概况,指出“这种克服千难万险为保卫民族文化教育火种的大迁移运动,无论对于沦陷区教育元气的保存,还是对于西部等地区教育的提携和发展,都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中华民国全宗·中华大学卷》等档案、《中华大学校友通讯》等内部资料,以及《中华大学》《中原大学》等图书的归集整理,作者爬梳出有关中华大学西迁的图片、名册、函件、回忆文字等史料信息,全景式展现中华大学西迁的背景、过程,中华大学在重庆的办学经费、教学、招生考试、学籍管理与毕业生工作、校园文化活动等,记录下这段风起云涌的历史,给后人留下全面而真实的史料。

  该书展现颠沛流离中的教育情怀。战火纷飞之时,生存尚且难以为继,办学必定步履维艰。西迁前后,中华大学处境困窘,校舍简陋,经济拮据,陈时校长不仅自己一直义务担任校长,而且在身体有恙的情况下仍凭坚韧不拔的毅力四处化缘,支持危局。中华大学的名师,如严士佳、邹昌炽、方宗汉等不计报酬,与陈时校长一道,“风雨同舟数十载,含辛茹苦为英才”。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他们克服困难,注重教学,培育学生,展现了对教育的赤诚与坚守。

  该书体现峥嵘岁月里的爱国主义精神。武汉沦陷前夕,中华大学面临留守或搬迁的关键时刻,校长陈时接到他在日本留学时的旧友、曾任日本内阁外相和副首相的重光葵的密信,劝他不要迁校,留在武汉继续办学,日方会给他资助和便利。大是大非面前,陈时校长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义无反顾拒绝了重光葵的劝诱,决定排除一切艰难险阻,克服重重困难,率领师生员工,随带图书、仪器等西迁。他们还投入抗日救亡活动,发挥特长,组织抗日宣传队,散发传单,高唱抗日救亡歌曲,鼓动民众坚定信心,奋起抗战。在抗战后期,国民政府征召大学生服务队从事抗战译员工作,中华大学学生踊跃报名,积极入伍,参加青年远征军开赴印度,书写了一曲永载史册的慷慨壮歌。他们在困难面前愈挫弥坚、自强不息的品格,与民族共存亡的爱国主义情怀,已沉淀为一种精神底色。

  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任教于西南联大,他后来作诗缅怀:“卢沟变后始南迁,三校联肩共八年。饮水曲肱成学业,盖茅筑室作经筵。熊熊火炬穷阴夜,耿耿银河欲曙天。此是光辉史一页,应教青史有专篇。”抗战时期中国大学西迁,被研究者称为“世界教育史的奇迹”,为世界乃至我国教育史留下了重要精神遗产,这段经历亦是大学校史中的光辉篇章。《中华大学在重庆》一书,记述中华大学西迁办学八年的历史,书写中华大学师生筚路蓝缕、弦歌不辍的故事,以抢救性保护的方式为后人刻下历史真迹,向未来传递一份浴血奋斗的精神,可谓做到了“青史有专篇”。

   

   来源:《中华读书报》(2020年10月14日08版)

   http://epaper.gmw.cn/zhdsb/html/2020-10/14/nw.D110000zhdsb_20201014_2-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