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媒体报道

中华读书报丨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

《陶行知教育名篇教师简读》《陶行知教育思想教师简读》,周洪宇编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9月,119.00元


“两千年前孔夫子,两千年后陶行知”。新时代的教师,应向陶行知学习。如何学? 学什么?中国陶行知学会组编、周洪宇教授编著的《陶行知教育名篇教师简读》《陶行知教育思想教师简读》,可为大家提供借鉴。

《陶行知教育名篇教师简读》分为“理想信念——教师的历史使命与社会担当”“道德情操——教师的职业伦理与道德精神”“扎实学识——教师的专业素养与职业技能”“仁爱之心——教育的出发点”四部分编写。《陶行知教育思想教师简读》根据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内容,结合教师专业标准构建的编写框架,介绍陶行知的家世与求学经历,政治活动、教育改革及办学实践,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生活教育主张及其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等。两书互为参照,提炼、绍介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

通览二书,已经在教师岗位以及有志于从事教育事业的人们应该会找到“新时代如何做教师”的答案。

教师须有信仰之心。在《我们的信条》一文中,陶行知说:“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他强调“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少小立志“为中国做出一番大事业来”的陶行知,在金陵大学就读时,即对教育的社会功能有了明确认识,献身教育的理想萌生。留学美国后,深受杜威等教育学说的影响,基于对中国传统教育的批判与西方实用主义教育学说的借鉴,根据中国具体国情加以扬弃与发展,最终创立独特的“生活教育学说”,服务于当时中国社会的改造和文化教育的需要。学习陶行知,就要像他一样,意识到教育和教师的重要性,怀揣“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教育理想与信念,为教育事业付出一生的智慧与心血。

教师须有大爱情怀。“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陶行知认为“要想完成乡村教育的使命,属于什么计划方法都是次要的,那超过一切的条件是同志们肯不肯把整个的心献给乡村人民和儿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核心与灵魂,是教育的最大智慧,仁爱之心是教育的出发点。学习陶行知,就应如他具有“爱满天下,乐育英才”的情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热爱教育,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用整个的心”去做老师、做校长,用“整个的心”去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让学生健康全面地成长。

教师须有创造之心。“吾人不但须教育,而且须好教育。”“社会是动的,教育亦要动。吾人须使之继续不断的改,继续不断的进。”陶行知在《教育改进》一文中如是说。社会常新,教育惟新。正是意识到传统教育的弊端,见识了西方先进的教育,陶行知求新求变,回国后倡导国难教育、战时教育,后来又下农村、办乡师……他在实践中不断创造,创办了山海工学团、晓庄师范、育才学校、社会大学等;他在理论上不断创造,将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结合中国的教育实际和自己的教育实践转化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创新创造是教育的内在需求。教师身处社会变化的激流之中,一方面要培养适合时代和社会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教师自身也要不断追求创新创造,实现教育之改进。学习陶行知,教师应践行“教学做合一”,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反复的“磨课”“研课”中创新教法,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师要勇于尝试,“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将试验精神,向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最终推进教育的改进,“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实现“先生之最大的快乐”。

教师需要终身学习。“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自己在民主作风上精进不已,才能以身作则,宏收教化流行之效。”“活到老,学到老”是陶行知对教师的要求。他认为“每一位现代的教师,必须把基本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世界大势、社会的历史的发展和正确思想方法弄清楚”,通过进修、集体学习、主动走出去或请进第一流的教授来帮助等多种办法督促自己长进。学习陶行知,就应坚持先生所倡导的“每天要四问: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 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 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就要有终身学习的态度,信奉“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通过不断学习充电、更新知识、提高素养,跟上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做好教书育人工作,成为能够引领学生的“大先生”。

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熏陶,后又负笈游学的陶行知,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教育热情投身于改革实践,创立了融会中西、独树一帜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新教育的天地。他关于教育的理性思考,在今天依然具有极强的时代价值。57万字的《陶行知教育名篇解读》《陶行知教育思想解读》精心提炼陶行知先生的名言和他的教育思想,呈现出丰富的内涵,相信阅读者将从中受到启发,获得关于“如何做教师”的答案和智慧。


来源:《中华读书报》(2021年12月22日19版)

https://epaper.gmw.cn/zhdsb/html/2021-12/22/nw.D110000zhdsb_20211222_2-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