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媒体报道

长江日报丨多多读懂无字书


《读书与读人》

彭南生 著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每本书背后都有一个人或一群人。把人当书读,这本书是人用一辈子写成的无字书。因为没有文字,读人自然比读书难得多。把书当人读,因为书中有人,文如其人,读有字书能更好地读懂无字书,读写书人赋予在字里行间的微言大义,读写书人的情怀、思想和理想。

■ 人生三部曲如书的绪言、正文和结语

把人当作一本书,书有绪言、正文和结语,人生也有三部曲,从呱呱坠地到接受完正规的教育,就是这本书的绪言部分,也是一个人的人生序曲阶段,是为正文作铺垫,也是为人独立于社会做准备。当有了工作,正式走进社会,一个人的人生之书就开始了正文的书写,人生章节也由此铺开。有的人一生为官,奉献于政治人生;有的人一世教书,书写着教育人生;有的人一辈子勤于学问,编织着学术人生;有的人终生忙于经商,追寻着生意人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取向,干着不同的职业,也就有了不同的人生轨迹。直到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这本书才算是写到了结语部分,也是人生的收官阶段。

如何收官?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书写方式,有的人退而不休,老而弥笃,著书立说,老有所为;有的人退而修身,喝喝茶、下下棋、写写字、弹弹琴、画画画,老有所乐;有的人退而难休,仍需为老有所依而奔走。有的人收官完美,即便人生谢幕了,仍长存于他人的心间;有的人却草草收场,为正文的草率而吞下苦果;有的人苟活着,却在人们心中荡然无存。

把人当书,有的篇幅很长,但却碌碌无为,乏善可陈;有的篇幅很短,但却精彩绝伦,引人入胜。有的跌宕起伏,意味深长;有的波澜不惊,平淡无奇。有的文字华丽,花言巧语,但却思想平庸,徒有其表。有的装帧考究,但内容一般;有的封面简朴,但有丰富的内涵。那些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那些虚伪狡诈的人,那些口是心非的人,那些搬弄是非的人,即便相貌堂堂、衣冠楚楚,也不会是一本好书。

■ 将思想深邃的先行者深读

把人当书读,有的应该深读,有的只需泛读,有的不值得读。大千世界,人海茫茫,有的人思想深邃,于低调中成大事,言论与行为超越时代,堪称先知先觉先行者,值得细细地品,慢慢地读,常读常新,回味无穷。有的人缺乏主见,没有思想,或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这样的人,无须深读,一眼便可望穿!古人所谓阅人无数,大概就是对人的泛泛而读,借用今人的语言,就是快餐式阅读,阅的人多了,自然就能达到“老眼阅人真烂熟”的境界。那些言行不一、表里不符的人,那些张口便大话连篇、好喊口号的人,那些投机取巧、阿谀奉承的人,那些道貌岸然的人,遭人鄙视,不值得读!

读人往往从身边人开始,读父母、读兄弟、读老师、读同学、读朋友、读同事。他们或与我们朝夕相处,或情同手足,或为我们授业解惑,或与我们肝胆相照,或共同创业。在读他们的同时,我们也在读自己,并为他们所阅读。只有读懂了父母,才能做好儿女;只有读懂了儿女,才能做好父母;只有读懂了老师,才能做好学生;只有读懂了学生,才能做一个好老师;只有读懂了朋友,才能与之成为志同道合的挚友;只有读懂了他人,才能成就自己!读人即读书,读书亦即读人!

把书当人读,书中有人,书中的世界是人世间的再现。小说家通过情节构建创造出一个个鲜活、性格迥异的人物。剧作家通过人物冲突和故事的曲折烘托剧情,那些善于把握角色的演员便要通过剧本读懂和理解戏中的人物,再通过演技把角色呈现给观众。历史学著作中有各个时代的历史人物,通过史学家的妙笔呈现,他们复活了,他们的“生命”得到了延续。即便那些深邃、抽象的哲学著作,那些看不见人物的书籍,它们的文字也是有温度的、理性的,字里行间也闪烁着写书人的智慧、情感和思想。读书以观人,有良知的写书人总是站在人类进步的阶梯上,不仅对自己的研究对象有准确的认识,而且善于把自己的思想、智慧准确地用文字表达出来。读这类书,更要读人,去感受那些写书人的理性光辉。

■ 读人读书的最高境界

把书当人读,要在写书人所传递的知识之外,读懂写书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他们认识人生、认识世界的方法。作为一位历史学者,我喜读哲学著作。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到凝聚人类传统智慧的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从一分为二的认识论到一分为三的方法论。哲人在他们的论著中书写的是抽象的人,关注的是人类的终极走向。

把书当人读,是要读懂写书人的思想。我喜欢文史哲书籍,尤其偏好史学著作,在历史学家的笔下,许多历史人物鲜活起来了,那是因为写书人走进了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与古人对话,达到了“理解之同情与同情之理解”的境界,正如王国维先生所言“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史也是读人,而且是读古人。读懂了书中的人,读懂了写书的人,就能够善解人意,深明事理。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做事的原则,那就不枉为一个读书人。

把书当人读,是要理解写书人的感悟、情怀和境界。闲暇之余,我喜欢读点小说、诗词,尤爱读那些写实性的小说。从曹雪芹的《红楼梦》到沈从文的《边城》,从历史恢宏场面的铺陈到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小说有着史书无可比拟的优势。诗词能够陶冶人的性情,腹有诗书气自华。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李白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书写名山大川的壮美,又用“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表达他对韶华易逝的人生感悟。苏轼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揭示观察事物的朴素哲理,又用“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表达其豁达的人生态度。于谦借吟石灰,表达“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高尚情操与坦荡襟怀。

读人即读书,读书亦即读人!读书人要读懂人,要读懂书中的人,读懂写书的人,因为读人读书的最高境界是做人!(长江日报记者马梦娅 整理)

 

来源:《长江日报》(2023年9月5日 读+周刊)

http://cjrb.cjn.cn/html/2023-09/05/content_2690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