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农新瑜、通讯员熊然)这是一套诗意氤氲而又颇具特色、自成一派的诗歌丛书,荟萃12位当代诗坛名家,收录了与华中师范大学、桂子山有密切关联的12位知名诗人的最新作品。

3月23日,由著名学者王先霈教授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桂岳诗派》(12卷本)在武汉举行新书发布会,来自全国的诗歌名家、评论家及诗人代表汇聚一堂,共贺新书问世,并围绕“桂岳诗派”的创作特征、文学史定位及诗教功能等展开了深入研讨。

《桂岳诗派》共包含12分册,12册的作者分别为诗人刘益善、谢克强、李少君、张执浩、李强、余仲廉、邹惟山、段维、姚泉名、胡均华、剑男、易飞,多数是当代全国著名的湖北诗人,收录作品涵盖传统格律诗与现代自由诗两种体式。“桂岳诗派”以有着深厚诗歌文学传统的华中师范大学桂子山为地理坐标,上承《诗经》以来的抒情传统,下启当代汉语诗歌的新变,自成一派,致力于打造中华文化诗性表达的重要支脉。

发布会上,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刘宏达表示,《桂岳诗派》的出版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成果,也是新时代校园文化的重要标志。希望以此为契机,深化对诗歌流派的研究,推动诗歌与多学科的融合,让诗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湖北省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申东辉表示,《桂岳诗派》系统梳理与呈现了荆楚诗歌的流变,不仅勾勒出鄂地诗歌创作场域的空间特质,更通过新生代诗人极具实验性的艺术探索精神,彰显了当代地域文学谱系赓续创新的可能性。

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著名诗人吉狄马加表示,《桂岳诗派》实现了古典诗学与现代新诗的互文性对话,其格律体与自由体的美学弥合及多元诗艺融合,呈现出未来性指向。该诗集为汉语诗歌范式转型提供具象参照,具有双重学术价值。
《桂岳诗派》主编、湖北省作协原主席、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先霈先生详细介绍了诗集的编纂过程和内容特色。他表示,华中师范大学诗歌创作与理论研究的传统源远流长。《桂岳诗派》新著的问世,既是对前辈精神的传承弘扬,亦是在当代语境下重构诗意教育的价值坐标,其出版具有承前启后、启智育人的重要意义。
《湖北日报》2025年3月23日,https://news.hubeidaily.net/hbrbsharenew/news_detail/5/3787693/3429082/0?w=1742735002818&uik=mbHP0wy5&share_plat=wechat&sec=4d9aa307&contentType=5&tencentShare=1&historyback=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