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邓光耀 王斌华 何景星)个人日记是时代的微观切片,更是历史研究的珍贵史料。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8月26日,《朱峙三日记》《朱峙三烽火日记》研讨会在鄂州市图书馆隆重召开。鄂州职业大学学者、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代表、湖北电视台及《鄂州日报》媒体人,与鄂州文史界人士齐聚朱峙三先生故里,共同挖掘这部百年日记的历史价值。

活动期间,湖北电视台“书人书事”栏目组金源、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首席责任编辑魏耀武再度赴鄂州,在朱峙三家属陪同下,走访了先生曾生活过的华容区胡林、鄂城区城关等地,实地追寻其人生足迹,感受百年前的时代印记。

朱峙三(1886-1967)的一生堪称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见证者”:16岁中秀才后投身新学,辛亥首义前后担任《汉口中西报》《中华民国公报》主笔、编辑,以笔墨为刃记录时代;民国时期历任黄安县公署书记官及蒲圻、黄冈等县县长,躬身参与地方建设;全面抗战爆发后随省府西迁,颠沛流离中仍心系家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北省参事室参事,继续为国家发展献策。

更令人称道的是,朱峙三从7岁起坚持写日记,直至76岁才搁笔,70年未曾中断。这部日记涵盖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等领域,既有对时事的敏锐观察,也有个人思考与市井生活记录,为研究近代中国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第一手资料。

2024年2月,经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国林与朱峙三长孙胡念征精心整理,《朱峙三日记》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10册3864千字,入选“荆楚文库”出版工程。

研讨会上,参与点校的鄂州文史专家张靖鸣、姜宗哲、熊寿昌分享了整理过程中的幕后故事;民间文艺家李玖香、资深媒体人李洪江接受湖北电视台访谈,详解日记出版的艰辛与意义。

其中,李洪江特别介绍,《朱峙三烽火日记》精选1937-1945年日记内容,真实记录了先生抗战时期的流离生活,其中关于日寇飞机轰炸鄂城等细节的记载,成为研究湖北抗战史的重要佐证。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应进一步深挖《朱峙三日记》《朱峙三烽火日记》的史料价值,推动形成具有荆楚特色的学术成果,让这部百年日记成为连接历史与现实的纽带,为当代社会发展提供历史智慧。刘莲珍、杜政宁、余国民等各界代表参加研讨会。
湖北日报客户端,2025-08-29
https://news.hubeidaily.net/hbrbsharenew/news_detail/5/4465515/4007804/0?w=1756465965661&uik=HULzauaw&share_plat=wechat&sec=6a2c590f&contentType=5&tencentShare=1&historyback=1